黑夜,寂静无声,一轮明月高悬天边,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如水般皎洁的月光挥洒而下,看上去迷迷蒙蒙。
一座高山之巅,一个少年躺在山巅上的一块大石上,双目望着空中的明月。
少年看上去十三四岁,面容清秀,眼神清澈,如黑宝石一般。他身穿一身麻衣,隐约可见其上有有几个补丁,可见少年家境并不好。
“该回去了”,站起身,少年暗自说道,然后便向山下走去。
山下有一个小村落,叫做小谷村,而少年名叫徐长安,从小便在石村中长大。
其实,徐长安并不是小谷村中的人,在十三多年前,村中一个老人在村外意外发现一个婴儿,那时那个婴儿正在号啕大哭,老人便把婴儿抱回了家,回到家中,发现这个婴儿,胸口戴着一枚玉佩。上面刻着三个龙飞凤舞的小字,笔势磅礴大气,笔画如龙蛇盘绕,老人大字不识一个,于是,请来小时候有幸读过几年书的老村长来辨识。老村长叫做张德。张德拿起玉佩看了半天。这字虽然看起来磅礴大气。可笔画并不是很多,老村长的几年书可不是白读的,看了半天才缓缓吐出三个字“徐长安”。
小家伙粉嫩雕琢,肌肤如玉,大眼如黑宝石一般。喂了点东西后,小家伙就不不哭了,看着老人大眼转动,还笑了起来。老人没有子女,看着这小家伙着实喜欢的不行,于是就收养了他。
转眼间,十四年过去了,徐长安也同村中其他孩子一般,渐渐长大。
老人生活清苦,种有一小亩地,收入基本上都靠这亩地。可随着收养徐长安后,原来的清苦的生活变得更加凄惨。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变得越来越老迈,一些体力活也做不动了,而徐长安只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同村中其他孩子一样。一个孩子能做什么?
其他孩子还在村中玩耍的时候,徐长安却需要和老人一起下地干活。但徐长安从小就很懂事,知道老人生活不易,也从未抱怨过什么。村中的村民虽然偶尔会帮助老人与长安,但也只能是解决燃眉之急,根本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毕竟村子每户人家都不是特别富裕,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要养。可尽管这样,老人与徐长安也十分感激。
而徐长安每天最喜欢做的事。便是晚饭后到山上转悠。到山顶上看明月,听蝉虫鸟叫,别有一番滋味。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他常常会想到曾经在古书上看到的一首诗。竹林下,皎洁的月光挥洒。柔和的月华如水,照在竹林中,朦朦胧胧,清风袭来,树叶轻轻摇曳,泉水叮咚,涓涓而流,好似人间仙境。诗人月下饮酒,举杯邀月,畅饮高歌,如超凡于世外的仙人,看破那世间浮沉,独自到竹中月下饮酒,有一股特殊的韵味。
徐长安非常羡慕,也想像那诗中的人一样,月下长啸高歌。于是有一次晚饭后,徐长安拎起茶壶来到山鼎,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酒是他是喝不起的。村中,条件好点的人家也没有太多的酒可以喝,更何况他这样的穷孩子。况且小孩子也不可以喝酒,这是老人告诉他的。
于是,徐长安便以茶代酒,独自来到山巅,坐在大树上对月长饮。可是喝了三四杯,徐长安发现并无什么特殊的感觉。一阵风吹来,还把他吹得凉飕飕的。
“怎么回事?”他曾经很疑惑。
或许是没有酒和竹林吧,他这样想到,茶不能代替酒,只有饮酒才能有那种感觉。不过,纵然不饮酒,可是躺在山巅看明月还是很愉快的。徐长安每天都会到山间赏月,今天也不例外。晚饭过后,便跑到山顶上来斜躺大石上,观赏明月。现在正准备下山回家睡觉呢。
………
回到村庄,大多数村民已经熄灯睡觉啦。毕竟劳作了一天。晚饭后在院中乘一会凉,便都回去休息了,等待下一天的到来。这就是普通人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简单朴素。
村中静悄悄的,偶尔会传来几声狗吠,在寂静的夜空下传得格外远。
徐长安蹑手蹑脚地向家中走去。“回来啦。”刚到家中,便听到一声苍老的声音。院中站着一个老人,这个老人满头白发,脸上满是皱纹。干枯的手握着一根拐杖。佝偻的身体差不多弯到了九十度,身体也是骨瘦如柴,似乎一阵风吹来便能把他吹倒。这个老人姓李名建,正是当年收养长安的老人。
“爷爷,你还没睡呀?”看到院中站着的老人,徐长安有些惊讶。一般这个时候爷爷都已经睡了。今天怎么还站在园中,似乎是在等自己回来。平常的时候。老人知道长安到了山顶,更是知道到哪时间自己就会回来,所以也不会担心他,更不会在院中等徐长安回来。
“村中你张伯伯送了我们一些匪菜,再加上我们自己种的一些,明天你随我去平安小镇,把这些菜换些粮食和钱财。”
匪菜在普通人家是最平常的菜,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种有,很是常见。
“太好了。”听到这句话,徐长安高兴地几乎跳了起来。脸上满是喜悦。
平安小镇是距离石村几公里外的一个小城镇,虽规模不大,但也能有好几万人。城中有一些交易访市和一些商铺,售卖和交换各种东西,相当于一座小型集市。而匪菜这种最普通的食物,在这里也可以换一些钱财。村中的人如果要购买什么东西,都要到平安小镇去购买。
今天老人得到了一些匪菜,就是准备
喜欢修仙界的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