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泥咕咕主要有三种制作方法,即:传统的手工捏制、半模具制作以及在泥玩具上加弹簧。
浚县泥咕咕的手工捏制主要分取土、晒土、和泥、捏制、插孔、晾晒、烧制、彩绘、刷漆九个工序。
半模具制作与传统手工捏制最大不同就是模具的使用,先用模具做出泥塑的各部分,然后再分别进行手工修整和进一步的捏制,最后把它们缝合在一起。
在泥玩具上加弹簧这门工艺创于20世纪5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活头狮子”,其特点是主观夸大头部,表现出巨目、大耳、阔鼻和大嘴,“活头狮子”与其他制作方式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它是将头部、身部和绣球分开捏制,然后再把头和身用一个弹簧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体。
浚县泥咕咕作为民间美术的一个类别,在历史上成为农耕环境下独特风格的文化栽体,为民众阶层提供了宗教、情感、审美、娱乐等多方面的精神支撑。泥咕咕题材广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造型生动、色彩神秘,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浚县泥咕咕中,英雄人物是当地艺人最乐于创作的传统题材,如:骑马人、三国英雄人物、隋唐英雄人物等,而这些题材有很大一部分是和浚县的历史事件密切相关的,浚县泥咕咕便具有了记录中原历史的功能。
浚县“泥咕咕”中取材于神话与传说的形象也有很多,大致上可以分为神仙和神兽两种。神仙的形象主要以八仙为基础,神兽则是十二生肖以及传说中的龙、麒麟、凤凰等。
比如八仙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影响甚大,八仙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八人得道成仙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其各自的精彩故事,所以,每一位神仙都会因为其不同的特点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八仙拥有很多故事,并且八仙并不像玉皇大帝那样威严,人们觉得八仙都是凡人修炼成仙的,更加有人情味,所以人们才敢将八仙的形象通过“泥咕咕”展示出来。
由于十二生肖是自古传承下来的记岁形象,因而十二生肖神是众多民间艺术表现的对象,浚县“泥咕咕”也是如此。
“泥咕咕”的十二生肖造型奇特,制作者将它们进行了人格化,并非是简单的十二种动物形状,而是将它们制作成了兽头人身,并且给它们“穿上”服装,服装分为了文官服和武官服,极大地增加了可观赏性,在艺术上也是一种创新。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龙与凤一直都是高贵且寓意着吉祥的瑞兽,并且在中国传统图案中,经常会让龙凤搭配,象征着龙凤呈祥。
封建皇权在中华民族延续了上千年之久,在皇权时代,龙是天子的象征,而凤则是母仪天下的皇后的象征,天子身着龙袍,皇后着凤冠霞帔。因此,龙和凤作为一种瑞兽也被“泥咕咕”表现了出来,象征着美好、吉祥的事物。
此外,还有麒麟、独角兽以及多角兽等也是“泥咕咕”形象的来源。麒麟与龙凤相像,同样是一种瑞兽,而独角兽和多角兽则是依据《山海经》中的形象创作而成,显得威猛,甚至有些狰狞,但是浚县当地的民众认为这种威猛的神兽可以辟邪,震慑邪佞,因而他们对这些神兽也是情有独钟。
每年的正月,浚县都会举办古庙会,在庙会上,泥咕咕被广泛运用于求子的民俗活动之中,浚县泥咕咕是当地民风民俗的一种体现。
浚县“泥咕咕”中用大雁作题材,源于中国北方民间婚俗。古代成婚六礼中多处使用鸿雁。雁属候鸟,秋冬迁徒至南方温热地带,春夏仍飞回北方繁殖。所以先民把它看成是适应温热气候的鸟类。温热属阳气,雁随温热而迁徒,便是随阳之鸟。据古人阴阳观念,男为阳性,女为阴性。而雁随阳的特征也被用来象征婚姻。
古人婚礼分为六个阶段: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其中,在纳采、纳吉、请期、亲迎的阶段,男方需要向女方献雁。并且古人认为雁无论是雌雄哪一方死亡,另一方就会哀鸣而死,是坚贞的鸟类,而且飞行时排列有序,这些特性都与古代礼制相类似。
因此婚礼送雁,是一种象征意义,即希望爱情坚贞不渝,夫唱妇随。浚县“泥咕咕”中的大雁寓意着不离不弃、忠贞不渝。在现代婚礼中,好多亲朋好友还会给新人带去一对雁子造型的“泥咕咕”,当做礼物来带给新人吉祥的寓意,祝福他们婚姻幸福美满。
“泥咕咕”中存在的狮子的形象,在很大的程度上与佛教文化相关,狮子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可以辟邪的神兽。
虎在民间工艺品中是常被拿来表现的题材,像布老虎、泥老虎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虎被视为一种凶猛威武的形象,象征着健康、勇敢、力量等美好的特质。在民间,大人往往会给幼小的孩童穿着上虎头帽、虎头鞋等衣物,寓意着有老虎保护着孩童,可以使其健康茁壮地成长。。
浚县“泥咕咕”中的虎,有多种表现手法,
喜欢豫州朝歌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