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涣清楚现在的情况关键在哪里,但问题是他怎么能阻止徐州军前来寿春呢,他想到了老朋友刘澜,一晃近十年没有见面,他的话能不能见效,有没有效果,是否能够说服他。
袁涣没有信心,甚至怕弄巧成拙,让这件事变的更糟糕。
他的话在刘澜那里的可信度有多高?寿春的桃花汛刘澜和他的帐下了解的又有多少,这些都是他要考虑进来的,这个时候,好心办了坏事的可能性往往是最大的。
他要是直接把袁术的脑袋献上,那对面肯定深信不疑,可说什么袁术要利用桃花汛,让徐州军莫来寿春,谁信?
到时候不仅不会认为你这是在好言相劝,反而可能觉得寿春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想出来这么一天拙劣的计谋来延缓徐州军攻打寿春的时间。
只要他传书刘澜,这样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他不仅没有改变可能发生的结果,反而还会见接推动,最后那些因洪水泛滥而受灾的难民倒成了他害的。
数十万生灵涂炭,虽不是他造成,但也是因他而起,我不杀伯仁,伯仁却信我而死,一想到会间接的害死寿春百姓,他的内心就已经开始受到了煎熬。
可是,阻止不了刘澜,难道就能阻止纪灵甚至是袁术吗?更不可能,听听现在纪灵的意思吧,队伍他这样的想法,根本就不觉得有任何负罪的感觉,毕竟他不是儒生,也没有受过儒家教导,忠君这点他做的不错,可爱民那就没这个可能了,或者说这个世上有几个爱民的将领?
全天下的将领,哪一个不是富得流油,他们的钱粮来源是什么?指望着军需发放,别天真了,还不是攻下城池郡县的时候,靠着劫掠而来。
大发战争财,这是没一个将领的拿手好戏,真正又有几个是悲天悯人的?又有几个是管生灵死活的,对于他们,甚至是士兵们来说,这些人就是她们发家致富的最快捷径,不然当兵干什么?
所以每一名士兵,都有自己的总结,但抢钱,抢粮抢女人无疑是人尽皆知。
在这一点上,刘勋和纪灵二人有着不一样的认识,虽然二人没有吵起来,但还是起了争论,观念和观点不一样,或许在庐江当太守的刘勋更懂得百姓的重要性吧,他的看法和想法真的是让袁涣敬佩,但是他的认识也就这么高了,反正死人也是死寿春的百姓,没他庐江什么事。
各人自扫门前雪,他甚至巴不得这样做,如果能永除后患那就更好了,不然的话,肯定最后是要波及到庐江的。
刘勋虽然口气不小,对张颌和徐州军一脸不屑,可谁都看得出来他也就是嘴上不服输,心里还是害怕的,不然他就不是大放厥词了,以他的傲气,可能早就出兵攻打张颌了。
战争可不是打嘴仗,那是要上战场真刀真枪的厮杀的,刘勋说说嘴,二人当耳旁风听,过去也就过去了,谁当真谁就是真的傻,就他这一万庐江守军,虽然比纪灵这一万残兵败将强,可又强多少呢?
都说当局者迷,可他现在却根本就没有身在局中,完全对徐州军没有任何了解,到时候真碰上了吃亏的还是他自己!
不过刘勋可不傻,他就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却把纪灵惹毛了,也是照他这么说,那不就是变相说自己是废物吗,他自然不能忍。
可他也有分寸,他明白现在寄人篱下,很多事根本就由不得他,所以也就没有过多纠缠,但是他心中的愤怒却不会消。
只不过不会去继续与刘勋争论罢了,也没什么意思,毕竟如此浅显的道理他都不懂,还大放厥词,真希望他去和张颌杀一场,到时候看他还说不说风凉话。
刘勋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居然触碰到了纪灵的逆鳞,也觉得自己失言了,不过他会做人,很快轻描淡写就把这件事描了过去,而一直冷眼旁观的袁涣始终都没说一句话,他来此的目的是什么他心中非常清楚,说白了也只是奉命行事罢了,不会给他们二人评一个对错,甚至巴不得二人产生矛盾才好呢,这样只会对天子更有利。
全程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袁涣直到最后才轻描淡写说了一句,道:“刘太守,纪将军,能不能战胜张颌这件事咱也不要再争论下去了,我来次的目的您二位也都清楚,其他的事情我不管,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桃花汛,你二人仔细想想,到底是否可行?”
他不是武人,队伍征战作战不是很懂,但他是袁术的幕僚,是智囊,很多作战计划虽然不是出自他的规划,却也征询过他的意见,所以他在一些事情上是有着非常敏锐的嗅觉的。
要遏制徐州军攻打寿春的步伐,还有什么比现在更好的方法吗?纪灵一句话问住了袁涣,或是你真的愿意成为刘澜的俘虏?纪灵语重心长的道。
他本来见纪灵和刘勋争执,想着让二人的争论转移到桃花汛上来,没想到话题一转之后,刘勋反而没了反应,不说话了。
现在又成了他自己一个人独自面对纪灵,有心想劝吧,却不知该从何开口,最后长叹一声:“将军的计划虽好,但杀生太重,先不说失败,一旦成功,寿春变成泽国,对我们同样没有什么好处,我觉得最好能相一个更稳妥的方案来,而不是现在这样的计划,太疯狂了。”
“我知道,你们一定会觉得我这个想法偏激甚至疯狂,可是除了这样做,又怎么可能拦得下徐州军的进攻,袁先生,不如你想一个好办法来为本将指点迷津可好
喜欢大汉龙骑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