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水库占地数百亩,三面环山,青山绿水,风烟俱净、青山如黛。炎热的夏天只要站在水库边,就能感受到丝丝的凉意袭来。
水库地势较高,处于其中一坐山的半山腰,此山名为青峰山,是座富存中草药和竹、木、柴薪的宝库,青峰山东西横向,东有两山峰形似狮,雌雄双狮南北相坐,把水库紧紧环绕在其中。雄狮观望着张扬所在的村子。
连接水库下方的是一片田地,名十亩坵,村里里唯一的一条小河的源头就是在水库,旱时灌溉农田都要靠它,家里洗衣服也要靠它,小孩子游玩也要靠它。
田地和青山中间有一条蜿蜒的小道,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就能到达水库了。不像十几年后村里修水泥路,也把通往水库的这条黄泥路也修好了,而且村里也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从此摆脱了靠水库喝水的时代,水库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而被一度荒废,后来被村里有远见的村民给承包养鱼了,水库边上的山也承包种了各种果树,更是有人把水库外面的这些田地给承包了去种了中草药。
常听村里的老人言,原先村子里是没有这个大水库的,在这个大水库的原址上原来有着一座恢宏的寺庙,名为钟山寺。传说始建于明末清初时期,由天王殿、钟鼓楼、地藏殿、祖师殿、大圆通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组成,整体布局层层推进,气势恢弘。
当时在钟山寺常驻的僧人都有数百人,附近的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烧香拜佛,香火也一度很旺盛。
因为钟山寺的所在和香火的旺盛,张扬所在的村子当时也被改名为钟山村,而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不过钟山寺在兴建初时因为香火淡薄,一度快要支撑不下去了,而寺庙前面也没有像现在一样的整片的田地。
关于钟山寺香火为什么会变得旺盛起来和寺前为什么会出现整片的田地,村里还流传着一则传说。
相传清朝乾隆时期,青峰山腰的钟山寺,因山高路险,香火淡薄。一日,长老步出山门,见东面来一老翁,便施礼相见,进入庙内摆茶问候。二人谈古论今十分投机。
不觉日已西斜,老翁起身告辞,长老欲要挽留便道:“此处山庙请翁暂留一宿无妨。”
老翁谢言:“仙长请便,我看庙内香火淡薄,你也实难应接,不如我帮你造田百亩增添香资,你可少到山下化缘。”
长老便道:“如此甚好,不知老翁何以造田呢?”
老翁便道:“长老你可放心便了。”
便附耳如此这般道来。长老一听笑道:“深感上苍有念,老龙王对本寺的兴旺和当地百姓带来风调雨顺的一番辛劳,多谢!多谢!”
老翁辞别,飘然而去。
一日,长老早起叫小沙弥清扫庙院,供奉香烛。眼见东方红日升起,彩云冉升,好一幅景观。
长老叫过沙弥吩咐道:“今日你把住山门,一概门窗都要关实,无论外面发生多大情况不要走动和张望。”
小沙弥应声而去。
时近午饭时分,忽然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瞬间狂风大作,只听得轰隆隆声响,立时倾盆大雨。
闭目静坐禅堂的小和尚想不透为何今天有如此特变的巨响呢?便偷偷的到窗下以指穿出一洞,一眼偷看,啊!了不得!只见一长长乌黑色而有四爪的怪物,正在摇头摆尾的翻滚。
吓得惊叫起来:“啊,师傅快看。”
这时正在经堂静坐的长老,听见小和尚的叫声,便知不妙道:“天机泄漏。”
只听见哗啦啦一声,老龙王向西南而去。
长老步出山门,一看已有一片十几亩平地,百姓为表答谢之意取名“谢田”,后改为十亩坵。
钟山寺经此变故,名声大振,香火旺盛起来。
由于香火变旺,后来寺前的十亩坵又被后来搬迁来的村民占据造起了房屋,和原来的钟山村一起,分成里村和外村,合为一个大的钟山村,又因为人口多,被称为“千人村”。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十年****期间,钟山寺还是躲不过被当初四旧拆除的命运,被轰轰烈烈的砸碎了,这让后来村里的老人回忆起来都唏嘘不已。
当时寺庙里的僧人全部被遣返还俗,张扬就知道一个还俗的僧人在村里娶妻生子的。当还是有些僧人不愿意还俗,一部分去了其他寺庙,另一部分就留在了村里,终身未娶。
而寺庙前原先依靠寺庙生活的村民因为没有了寺庙而陆续都搬走了,所以又重新开垦成为了良田。
****年代被拆掉的寺庙后来又被挖成了水库,就是现在的水库,名为钟山寺水库。
知道这段往事的钟山村的老人都对当年被破坏的寺庙感到可惜,而张扬这些人小时候就喜欢听老人们说这段往事,那画面中的恢宏寺庙,庙中的僧人练武的场景……都令他们向往不已,可惜却再也见不到了。可以说张扬喜欢看武侠小说也是受了小时候听这些故事长大的原因。
当时的村里还遗留着钟山寺砸毁后的一些边边角角,甚至一些石碑都已经成了洗衣板,仿佛在不屈的向世人宣告它曾经辉煌的历史。
等张扬工作后,也就是十几年后,村里才有钱出资在水库边上重建了钟山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修建了大雄宝殿等基础建设,但规模再也不复当年的风采了。
可是等张扬再想去寻找当初的痕迹和一些资料时,发现除了村里的老人还模糊的记得
喜欢重生之我本飞扬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