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废存斜封官的斗争中,太平公主大获全胜。由此一来,那些原来依靠韦氏的斜封官,一窝蜂似得归附到太平公主的门下。太平公主的势力瞬间大为膨胀,达到如日中天的地步。每天停靠在她府邸门前迎来送往的马车,堵了整整一条街。太平公主又借机封赏了三百多名斜封官,狠狠地捞了一笔。李旦为此感到十分头疼。
太平公主又散播谣言说有起事发难的军队闯入宫中。过了不久,这个谣言传到了李旦的耳朵里。李旦对身边的侍臣说:“占卜的人说五天之内将会有起事发难的军队闯入宫中,你们要为朕严加防范。”
张说说道:“这一定又是奸邪小人用谗言离间陛下与太子的关系。希望陛下让太子代行处理政务,那么种种不实之词就会自然而然地消声匿迹。”
姚崇紧接着说:“张说所提出的办法,是使社稷宗庙长治久安的上上之策。”李旦听完之后十分高兴,就又颁布了一道诏书:“让太子李隆基代行处理政务,规定凡是六品以下官员的任命以及对犯徒刑罪以下罪犯的审核等事,均由太子全权处理。”李旦想以此来遏制太平公主日益膨胀地政治势力。
在废除斜封官的问题上,姑侄两人从此分道扬镳,彻底决裂。太平公主知道李隆基,她是控制不住了。想起当初她支持李隆基做太子的举动,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就当时那种状况而言,让李隆基做太子既是大势所趋,也是稳定政局的需要,因为李隆基毕竟在剿灭韦氏的事情上是身处第一线,立下了大功。
如今,太平公主现在势力的极具膨胀,给她造成了一种错觉,让她以为从此可以为所欲为,不用再去看任何人的脸色行事。因此,她为了使自己能长期保住现有的权势地位,想要改立一位昏庸懦弱的人作太子。于是,太平公主屡次散布流言,声称:太子李隆基并非皇帝的嫡长子,而且性格暴戾,无视礼法,不应当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还常常派人监视太子李隆基的所作所为,即使一些细微之事也要报知李旦。此外,太平公主还在李隆基身边安插了很多耳目,李隆基心里感到十分不安。
但李隆基也不甘示弱,奋起还击。他命人向父亲李旦弹劾太平公主,指责她任人唯亲,把持朝政,穷奢极欲,欺压百姓。姑侄两人相互诋毁对方,大打口水战。李旦为了维护皇室威严颁下制书晓谕警告天下臣民,以平息各种流言蜚语。
太平公主想加害于太子李隆基,便指使她的女婿邀请韦安石到自己的家中来商议打压李隆基的策略,韦安石坚决推辞,没有前往。李旦曾经秘密地召见韦安石,对他说:“听说朝廷文武百官全都倾心归附太子,您应当对此多加留意。”
韦安石回答说:“陛下从哪里听到这种亡国之言呢!这一定是太平公主的主意。太子为宗庙社稷立下了大功,而且一向仁慈明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实,希望陛下不要被谗言所迷惑。”
李旦听过这话之后十分惊异地说:“朕明白了,您不要再提这件事了。”当时太平公主正在帘子后面偷听他们君臣之间的谈话,事后便散布各种流言蜚语对韦安石横加陷害,想把他逮捕下狱严加审讯,多亏了郭元振的救助才得以幸免。
太平公主在和李隆基打口水战的同时,也加紧废除李隆基太子之位的动作。太平公主乘辇车在光范门内拦住宰相,直截了当地说:“宋王李成器为人忠厚老实,胸襟宽广,受人爱戴,又是陛下的嫡长子,理应立为太子,此乃天下百姓共同的期盼。”在场的宰相们全都大惊失色。
宋璟大声质问道:“当今太子为大唐社稷立下了莫大的功劳,将来会是宗庙社稷的主人,大公主为什么突然提出这样的建议呢?”
太平公主说:“立嫡长子作为国之储君,乃从古至今的惯例,难道不是为大唐的前途着想吗?”
宋璟说:“哪里来的惯例,实在是荒谬。”
太平公主被宋璟反驳的哑口无言,她明白宋璟话里的深意。撇开李唐之前的事不说,就李唐王朝而言,自李唐开国以来,继任帝位的太子没有一个是嫡长子。李唐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的二儿子李世民继承了皇位。李世民死后,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嫡三子李治。李治死后,他的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子李显继位。李显被武则天废除后,武则天又把她的四子李旦扶上皇位。李旦在母亲武则天的逼迫下,把皇位让给了他的母亲武则天。武则天登上帝位以后,改国号为大周,定都洛阳。武则天晚年的时候,在朝臣的强烈建议下,把流放在外的三子李显召了回来立为太子,不久又还都长安。神龙革命之后,武则天被迫下台,传位给李显,李唐复归。李显死后,韦氏拥立李显的第四子李重茂登上皇位。唐隆政变以后,李重茂被废,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又把李显的四弟李旦重新推上皇位。因此,太平公主被宋璟的话顶得浑身直哆嗦,只好转身快步离去。但是,这件事传出去之后,废除李隆基太子之位的言论,又在朝中响起。
太平公主要废掉太子李隆基的举动,让他的儿子薛崇简坐立不安。他觉得母亲太平公主在剿灭韦氏以后,就不应该再参与朝政,因为自他的外祖母武则天以来,朝廷上下对于女人涉足朝政,存在着普遍的反感,再加上之前的韦后之乱,更是让这种反感的气氛,加重了很多。他本人深深
喜欢大明宫之盛世悲歌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