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舅可曾听说过北海王修、彭、邴原等贤士之名呢?想当年他们皆曾与名士郑玄,同在本官府中,钻研学问!与那郑康成也算是同学好友了!”
“咦!就是如今与那马日并列群贤阁主的郑玄郑康成!唔,难怪啊!如今这几人皆是北海名士,本官倒也听说过他们。若是有他们相助对河北士子倒确是大有鼓动之利!
孔先生不愧是圣人传人,结交的无一不是名士啊!皇上有先生大力相助,大汉有望了!”
虽然学识渊博但并不代表自命清高的孔融不喜欢被人吹捧。何况眼下吹捧自己的还是皇上面前的红人,当朝的国舅爷呢。更为重要是,皇上也在眼前呢。
“不敢!国舅过奖了!不过下官相信,只要下官振臂一呼,这些名士世家还是有许多愿意听下官一言的。不过他们同样只是属于外力,下官真正想要借助的还是江南军内部的力量啊!”
这一番话,顿时让献帝等人更加高兴起来。如果孔融能鼓动河北的世家大族,与著名的名士一起前来勤王这就是又一大助力。如此献帝对压制江南军就更有把握。
何况听起来孔融居然还有更强的力量可以借用,又怎么能不让到处寻求支援的献帝君臣感到欣喜若狂呢。必竟这变盘的力量越强,将来夺回手中的皇权就能越加的稳固。
这一刻献帝等人已经是病急乱投医的四处寻求外援,想要趁着江南军出动的机会来一次彻底的翻盘。而在他们眼中,孔融就是个相当特殊的人物。
他不但是孔家的当代传人、家主,更是名震天下的河北名士。如今的群贤阁主郑玄,都曾托庇于他。同时他还是重要的朝廷命官,堂堂的虎贲中郎将、北海相可不是白给的官衔,。
可是献帝等人虽然知道孔融的在世家士人名头,却并不了解孔融真实的才干。只知攻读自己的圣贤书的孔融,除了与知己们坐而论道,在真正的战略与政治上并没有多少高明的机谋。
当初连管亥手下一群乌合之众的黄巾军,都能将他这个北海相,打得屁滚尿流的逃回北海困守。而不得不向只有两千精兵的刘备求救,才能解围。
坐而论道是什么?说穿了,不过是一群无关痛痒议论时政的清谈书生罢了。这样只说不做的清谈风气。到了不思进取的晋朝之后,就急剧的膨胀起来。
在意志消沉的晋朝高层里,成了所谓的贵族们,最优雅高贵的习惯性活动。以至于在五胡乱华之时,习惯于自我陶醉的司马家,真正的谈掉了江北的半壁江山。
在这样文士相互吹捧的清谈活动中,本就作为中心人物的孔融自然得到了最多的关注。让他变得更加自信,自傲起来。似乎天下诸事,只要他孔融一开口就能平定。
而历史上孔融与曹操做对,并不表示这些能够成为曹操将他杀掉的理由。
而只能作为曹操杀他的动机。通过一些解释能证明孔融没有与曹操做对?没有得罪曹操?不是不识时务?
而敢在曹操面前这么做,不是自取灭亡是什么?而他为什么这样?原因无非是他是名士,而且是影响巨大的大名士,以为曹操不能将他怎么样。
事实上曹操也“然以融名重天下,外相容忍”,这就加剧了这位孔子二十世孙的膨胀,总是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大事小事,处处做对。
只是这样也就罢了,孔融甚至在一些军国要事上,也要冒头与曹操做对。比如官渡之战前夕,就他发表的那一席悲观言论,会对曹操集团造成多么大的打击?
喜欢重生孙策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