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朝廷告示贴遍了全国大街小巷。内容很长,但意思很简单:袁盎的死是羊胜、公孙诡背着梁王干的;这两个家伙很坏很孬种,梁王很无辜;朝廷定将二人绳之以法。
个别不地道的,甚至把告示贴到了梁王府的大门口。
有法律常识的人可能会疑惑。缉捕犯人通常是很隐秘的事情,可刘启人还没逮就搞的满城风雨、沸沸扬扬。
实际上,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梁王犯没犯法,皇帝很清楚,梁王自己也很清楚。皇帝准备要办人情案,怎么着也得通知一下梁王,免得自己这位二杆子兄弟不明就里,一激动干出什么过火的事情。先通告再逮人,虽属下策却较为安全。
羊胜、公孙诡慌了神,这俩家伙做梦都没想到能有机会背这么大的一个黑锅。对视一番,两手一伸,没个主意。没办法,只好去求梁王帮忙了。
无头苍蝇似的跌跌撞撞奔进梁王府,“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展开脖子使出了最后一招——哭。一边磕头一边哭,亲爹死时都没苦这么痛,苦胆差点没把吐出来。
事实上,刘武目前也处于半晕厥状态。虽然朝廷文书里只说要逮捕这二人,可刘武心里却怵的很,因为到底犯没犯法,自己很清楚。朝廷既然能查到羊胜、公孙诡身上,自己的所作所为皇帝肯定已知晓。所以,刘武的心里一点也不比羊胜、公孙诡轻松。
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还闹不明白皇帝这一招是准备干什么。是要放自己一马。还是在步步为营把自己逼上绝路。
刘武勾着脑袋想了一阵。当然。浆糊一样的脑袋根本想不出个所以然。不但把自己弄的更迷惑,反而越发气愤。
刘武看了看两个不争气的家伙,气不打一处来:你俩二货给我个骚主意,事情没办成,反把我拖下了水。
虽然恨的牙痒痒,可刘武还是不愿意把他俩交出去。当然,并非他们之间有多么深的感情,只恐二人被逮后会胡说八道。
最终。刘武铁青着脸开口了:住我宫里,我看谁敢进来抓人。
他这边刚安排停当,朝廷那边的缉捕队员就赶了过来。
这些人在梁国晃荡几天,连羊胜、公孙诡的一根毛都没找到,几经周折终于站到了刘武的面前。规规矩矩的行过礼,客客气气地说明来意。
刘武冷冷答道:本王也很久未见二人,你们如果找到了,还望告知我一声。
刘武这种胡搅蛮缠的精神让缉捕人员无可奈何,毕竟人家是皇帝的亲兄弟,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老几位根本惹得起。没办法。只好扭头回京向皇帝汇报。
最近一段时间,皇帝本就很恼火,现在梁王又这么个态度,可谓火上浇油。推桌子摔板凳,大发雷霆闹了一通,若不是碍于老娘的面子,刘武当即就能被列进缉捕名单。
总而言之,皇帝很生气,后果自然也很严重。
刘启举动就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愤怒:多日连下诏令,缉捕羊胜、公孙诡。
字面意思似乎看不出什么出奇之处,但深究起来却很有意味。也就是说,刘启下了道一模一样的诏书,却派去了几波、十几波、甚至几十波人。具体多少波人我也不清楚,史料里没细说,不过有一句原话可以验证——“乃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解释起来就是很多人几乎结伴去了梁国,去宣读一份内容一模一样的诏书。
这么一来,该梁王刘武难受了。
这位老兄一连多天啥事不干,从早闹到晚,专接圣旨,内容还一模一样。夸张的是,饭也不让吃,一顿饭功夫就要被喊出去两三次;觉也睡不好,衣服穿了脱、脱了穿,搞的刘武焦头烂额。
最终,刘武抓狂了。一天到晚这样的闹法,他要不抓狂才是怪事,
当然,他也处于极度恐惧之中,唯恐哪一道圣旨会突然变了内容,把自己的名字也给添进去。因为他清楚,皇帝这次是要和他较真。
刘武挠了挠头,没办法,忙里抽闲,找来了几个人商量对策。
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除了摇头,谁也不愿意开口。就在一片沉默中,丞相轩丘豹站了出来,他准备说句话解决掉自己一直以来很讨厌的两个人。其实不用我讲,大家也清楚这两个人是谁——羊胜、公孙诡。
轩丘豹讨厌这两个人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因为这俩家伙太热衷于进步,一天到晚陪刘武取乐,久而久之,其他人都得靠边站,连轩丘豹这位梁国丞相也没多少话语权,日子过的窝憋。现在不趁机会为俩人下剂猛药,简直太对不起自己了。
轩丘豹的话是这样说的:内史韩安国多有奇谋,大王何不召见?
也许有人会说,既然轩丘豹有意弄死羊胜、公孙诡,为什么不自己提出来呀,把韩安国扯出来什么意思?如果你真这样认为,说明太不了解政治。
政治这种事,只要不到万不得已,话是不会说绝的,因为变数太大,风险也高。很多时候,一句话可能还没弄死对手,却先把自己给摆平了。所以在很多时候,大家都要兜着圈说话,听起来似乎很平常,其中却大有深意,也暗藏利刃。
轩丘豹和韩安国有没有关系我不清楚,可他这句话却怎么听都觉得是在拉兄弟一把,因为韩老兄目前正在牢房里逮虱子呢。
但我个人认为,轩丘豹绝没这么好心,也没这么单纯,他只是想借用韩安国的嘴表达自己的意思罢了。理由很简单,韩安国吃了
喜欢两汉往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