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德率领红巾军大队杀入蓝田县城,守城元军死的死,降的降,不到一个时辰,就完全占领的了县城内。他登上城墙观看城外,城外依旧战斗激烈。他对着城外还在顽强战斗的元军们高呼:“你们的城池已被我们占领了,快快投降,不要再做垂死挣扎了。”元军看到城楼上悬挂的大宋国旗帜,再看到城墙上站满了为胜利欢庆的红巾军将士们,顿时军心大乱。
崔德看到时机成熟,就下城楼指挥城内大军又反身杀出城外,支援城外军队。
城外的红巾军们本有些支持不住,即将被打散之际,看到蓝田县城已被己方占领,大批战友从城内杀出前来支援,顿时军心大振,里应外合,痛击元军。
看到大势已去,元军开始溃败,郎中郭择善早已和总帅汪长生奴合兵一处,他劝说道:“总帅,敌人气势正盛,宜避其锋芒,日后再战。”汪长生奴问:“那退向何处?”郭择善说:“此地西南是霸上,居高临下,占尽地理优势。我们何不抢占先机,以图反击。”汪长生奴向西南方望去,果然一处山塬绵延无边,是军队驻扎的绝佳之地。他急忙下令道:“全军向西南方霸上撤退,快速占据高地,以图反击。”
汪长生奴命部将他里奇断后,掩护大军撤离,自己和郭择善带领大军向霸上飞奔而去。
霸上本是元军驻地后方,空无一人,不费吹灰之力,元军大队就都撤离到高塬霸上。
李武等见元军向霸上撤退,但无法阻止,等追赶临近霸上时,元军居高临下,箭如雨下,部队伤亡很大,只好下令收兵,退回蓝田县城,等待时机再战。
晚上,在蓝田县衙召开了军事会议。李武对众将说:“元军虽败,主力犹存。我军虽胜,伤亡很大。今元军据霸上,长安必发兵来支援。明日之战如何布置,希诸位畅所欲言。“
崔德第一个发言。崔德说:“据我们安置在长安城里的线人来报,长安城已据兵十万之众,各处城门戒备森严。如今我们兵疲将少,粮草和武器都接济不上。若继续向长安进发,必然是硬碰硬,于我方不利啊。”
押运粮草刚刚到来的李喜喜说道:“孤军深入,乃兵家之大忌。若我们继续向长安进发,必然会遭到东边通渭的拜贴木儿和华阴的张良弼的军队的包围,汪生生奴也会一直在南边跟踪追击我们,到时我们会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
杨照金说:“我军已孤军深入日久,现应派一人返回亳州向王上和丞相汇报,请求速派大军前来接应,方为上策。”
崔德附和道:“杨兄所言甚是。兵疲则强弩之末也,我们必须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李武说:“那就麻烦李喜喜兄弟明日速速返回亳州,向小明王和刘福通丞相汇报,请求速速派大军前来支援。”
李喜喜说:“得令。我明日三更就出发。但希望将军不要孤军深入长安之地。我军应进攻华州、同州等元军薄弱之地。这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回商州,免除后顾之忧。”
李武大喜道:“李喜喜将军所言正合我意。但明日霸上之战,不得不打。借此可以给汪生生奴以致命打击,使他不敢再尾随追击我军。”
崔德说:“明日之战后转战华州,我赞成。但我军梭子圆木步兵方阵在山地无法发挥优势,如之奈何?”
李武看着杨照金,杨照金灿灿的说道:“昨日追赶元军到霸塬下,锥形木马和梭子圆木在陡坡上无法安放,现在还得另想办法。”
李武叹口气道:“兵者,诡道也。战者,天时地利人和也。今我军骑兵在凹地无法和处于高处的元军比气势,梭子圆木步兵方阵又发挥不了作用,明天只能靠我军人数优势开展人海战术了。”
李武又想起事问崔德道:“今日攻城,红衣人部队对我军帮助巨大。战后又不知所踪,你打听到他们的具体身份了吗?”
崔德答:“我一再感谢他们,要求他们留下。但他们坚持要回去复命。经打听只知道他们是武林中血雨门的弟子,其他一概难知。”
李武道:“血雨门,没听说过。名字好像很厉害的。”
李喜喜道:“前几月我随知枢密院事刘六大人赴陕西探查,曾经听武林人说起血雨门,大家好像都很痛恨他们。”
李武说:“不管他事,他们帮助我们对付元廷,就是正义之举。今后若遇见血雨门弟子,要像兄弟一样对待。”
众将应诺。再谈道明日战事如何安排,大家相顾再无言。李武只好命令大家回去休息,养精蓄锐,为明日恶战做好充分准备。
天还没亮,三更刚过,李喜喜就装束停当,带好李武的亲笔信,告辞众将准备回亳州。众将一一过来向李喜喜道别,许多将士还托李喜喜带回家书。看到离别此番情景,李喜喜不禁热泪盈眶。杨照金把一份家书交给李喜喜说:“见着我的家人,告诉我一切安好,请她们放心。尤其要对我媳妇说,好心教育我那三个孩儿,让他们长大成长。”李喜喜点头说:“杨大哥请放心,我一定亲自把家书给你送到。”李武亲自挑选十二名精锐骑兵护送李喜喜返都。
李武带兵护送李喜喜一行直到蓝桥乡,方才返回。临别时,他拿出一封书信说:“这是我给我爱妻的一封家书,请你办完正事后给她送去。上面都写有详细地址。拜托了。”
李喜喜看到李武离别的背影,一阵心酸,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喜欢秦岭秘事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