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玉陵城现在谁最痛恨清风山的马匪,不是被马匪们祸害了的平民百姓,而是玉陵城的县令萧致远了。佑安帝刚登基不久,正是新帝上任三把火的时候,眼看三年期满,又要到了官员考评的时候了,素有“官迷”之称的他今年还想着再升一步,可没想到这清风山的马匪胆子越来越大,竟打起了刚从西边攻打鞑子大胜而归的军队主意,抢了军饷不说,还杀了几个士官。
这下子可是捅了马蜂窝了,佑安帝龙颜大怒,下了圣旨,命令这次攻打鞑子的有功之臣李云轩李将军带领大军暂缓回朝,全力剿灭清风山的马匪后再回朝lùn_gōng行赏。
这边萧致远正安顿好刚到玉陵城的李云轩和一众随军,就接到消息,有百姓发现清风山的马匪正往玉陵城城郊的安庆村方向去了,萧致远立马找到李云轩,说了此事,李云轩二话不说叫了一众随军便出发了,萧致远怕他们不知道方向,又叫了县衙里的捕头给他们带路,一群人飞奔冲向安庆村,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等他们来到安庆村时,只见到四处冒烟的村庄和满地都是血的尸体。
李云轩命令手下继续搜寻幸免遇难的村民,突然一个手下眼尖发现了村尾的一座院子前似有人影,李云轩便带着一行人马朝村尾方向赶去,来到近处,众人便发现是三个老弱妇孺,李云轩怕随军的士兵吓着三人,便遣了玉陵城的捕头上前问话。
那捕头上前找了老爷爷问话,大概的问了他们一些情况,又了解到整个村里只剩他们三个了,便转过身去向李云轩报告。
李云轩听到整个村里只剩他们三个的时候,眉头一拧,浑身的杀气便无意的释放出来,惊得正向他报告情况的捕头以为说错了什么惹怒了李云轩,便停下不再开口。
李云轩骑在马上,目光幽远的看着一片狼藉的村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过了好一阵子,才调转马头,准备回城,启程前又向那捕头吩咐,让他把叶三娘三个也一齐带回县衙安置。
叶三娘见到那捕头去又复返,以为还要问问题,不料却是奉了那领头之人的命令带他们去县衙安置。
“没想到那领头的还蛮细心!”叶三娘心想,看了看身边站着的老两口,老两口虽是舍不得离开,可也不得不答应去县衙安置了,不然让他俩住哪里啊!
跟着那捕头走了半个多时辰,终于走到了玉陵城下。
叶三娘自从来到这个朝代,还是第一次见到古代的城镇,因为玉陵城靠近西边边关,城墙也砌得很是宏伟壮观。经过城门关哨的时候,叶三娘三人被那捕头带着又享受了一把贵宾待遇,无需排队,无需缴纳进城费用。
等到了城内,叶三娘着实惊讶了一把,宽阔的可以并行四辆马车的青石板街道,红砖黛瓦砌就的商铺屋宇,随处可见的吆喝买卖,让叶三娘彻底见识了一番古代人的生活日常。
直到被带进县衙,叶三娘才回过神来,他们三人是从一处角门进入县衙,被那捕头安置在一处偏院里,那捕头叮嘱了三个不要乱跑,三餐自会有人送过来不用他们担心便离开了。
自从进了县衙,老婆婆和老爷爷便有些战战兢兢的,叶三娘想了一下也有些了解,毕竟在古代老百姓的认知里,最难打交道就是官府的人了,谁也不会没事就往官府跟前凑不是。等那捕头走后,老婆婆和老爷爷才放松身子,坐在椅子上用衣袖擦汗。
叶三娘想缓解两人的紧张情绪,想起还不知道老婆婆和老爷爷姓什么,便主动介绍自己,让他们叫自己三娘,又问起老两口姓什么,还有没有亲人,以后打算怎么办。
老婆婆听完后还有些紧张,老爷爷却已经被叶三娘一番问话吸引了注意力。从老爷爷的回答中叶三娘这才得知原来老爷爷姓郑,老婆婆姓蒋,郑阿公年轻时还在群城南陵城里的大户人家做过木匠,老两口这辈子只得了一个闺女,等闺女在群城里出嫁了,他俩也不在城里继续待了,退了租住的房子,带着大半辈子积蓄的一点钱便回了郑阿公的祖籍居住。
郑阿公说到回祖籍居住后便停下了,叶三娘转身准备问老两口的打算,却瞧见老两口齐齐望向安庆村的方向,一脸不舍,郑阿婆更是老泪纵横,哭了起来。叶三娘忙安慰两位老人,等两位老人情绪平复下来,也不敢再问他们的打算,怕引起老人对故土的思念。
陪着两位老人又坐了一会儿,院门进来一个小厮,提了一个食盒,送午饭的来了。
萝卜干炒肉、油煎豆腐、清炒白菜、蛋花汤,一共四个菜,那小厮将菜从食盒里拿出来摆到桌上后,只说了一句吃完后他来收拾便走了,叶三娘见两位老人还沉浸在悲伤的情绪里,拿起饭碗使劲塞到两人手里,嘴里劝着两位老人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去重建房子啊。
郑阿公听了叶三娘这句劝,便开始低头扒饭,同时也招呼郑阿婆吃饭,一上午经历了那么多事情,三人其实早就饿了,一时间饭桌上只听见三人咀嚼饭菜的声音。
三人吃完饭不久,那小厮果然回来了,将碗筷收拾好,正准备离开,叶三娘拦住他问外面是个什么情况,那小厮答不上来,只一个劲地的说让他们等消息,叶三娘还欲再问,那小厮却提着食盒一溜烟跑开了。
郑阿公见打听不到消息,便坐在门槛上又望向安庆村方向,不一会儿,郑阿婆也加入到了郑阿公的行列里,叶三娘上午经历了那么
喜欢玉见美人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