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的察看完北秦诸县,刘乾随后与张峰前往台湾郡。
早接到通知的台湾郡守尚泰(火太郎因长驻耽罗,庆元六年三月改由尚泰接任),于台北又一次组织了大规模的庆典。庆典完毕,刘乾、张峰率台湾军政官员,送开拓美洲航线殉国烈士的灵位,进入位于台北的“圣烈士陵园”。
圣烈士陵园地处台湾郡的政治中心台北县,与著名的台北大圣殿遥相呼应。这里埋葬有台湾立业以来殉国的将士四百七十五名。
圣烈士陵园入口处的山丘上,在巨大的花岗岩基座上,矗立着一组高约三丈的六人石雕像。雕像取材于庆元元年南征毗舍耶人时,海军陆战第一营战士在最后战役中,将一面烈火圣旗插上毗舍耶人山寨的瞬间。雕像人物形象逼真,完全按细节复制,只是圣旗采用了一面巨大崭新的真实旗帜。雕像背面的石崖上,按烈士殉国时间,依次镌刻有籍贯、姓名。
圣烈士陵园是大汉国军人的荣誉归葬地,只有为国家扛过枪、打过仗的军人,才有权安息于此。唯一的例外是:王忠、王汉俩兄弟,因为他们是在研制黑火yao的岗位上殉职的,因此得以圣烈士的身份入住陵园。
尊重为国捐躯者的亡灵,给予每一个献身的圣烈士平等的荣誉,是圣烈士陵园的宗旨。墓地的简介对公墓的使命这样描述:在圣烈士陵园被祭奠的亡灵,以服役于大汉国为共同,他们中的每一位,无论军阶高低,身份职位;无论是功绩显赫的英雄,还是身份无法辨明的普通将士,在此都享有一方属于自己的,象征着荣誉的栖息地。本着“圣烈士人人平等”的理念,所有圣烈士墓,均采用统一的规格,均没有起坟丘,而仅仅是在骨灰安葬处之上,栽种上一棵水杉,水杉上用同样规格的铭牌,简述圣烈士的生评。
一排排同样的水杉,郁郁葱葱!
圣烈士陵园里的水杉,既代表了战争的光荣,同时也代表了战争给大汉子民带来的哀伤。每年的大汉国阵亡将士纪念日(五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都会有成百上千的人们,悲伤地来此地缅怀他们所爱的人。在这里,没人知道战争需要纪念,还是需要纪念战争。但是,死于战争的人,得到了极大的尊重,他们将在圣域寻求永恒,而活着的人,心灵上也因此有了一块思念的故乡。
以往台湾军在为阵亡将士进行军葬时,皆以最高官员张峰为主。此次,则是刘乾首次主持安葬仪式。
按葬礼要求,刘乾等人先期到达举陵园对面的圣殿,面对面成两列站立于圣殿前入口处。
灵车到达后,在护送灵骨的军人,从车上捧下灵骨坛(张峰舰队殉国者,多只有衣冠)时,刘乾等人都举起右臂行举手礼。
而后,台湾大主教潘凯率教士团,举行安魂仪式,此后,照例奏唱圣教教歌《重振大汉》。
歌曲声中,圣烈士的灵骨坛上被覆盖上圣教教旗,再由护送军人从教堂送往陵园。刘乾等人则于两侧随同前往陵园。
到达陵园,灵骨坛由军人放置墓穴中,而后,护灵军人将圣旗从灵骨坛上平平拿起,与自身腰部同高。此时,所有军人都面对墓穴行举手礼。
同时,教士们开始宣读祷词。
祷告结束后,葬礼鸣炮队朝天放九响礼炮。礼炮响毕,全场齐唱《大汉国歌》。
“泱泱大汉,始自圣父,千载传承,傲立天地;
炎黄世胄,高贵雄烈,矢勤矢勇,忠信春秋;
拓八方,江河浩荡山绵绵。
秀丽山川,承继圣父,誓死捍卫,矢志不渝;
圣族圣民,浩然正气,同心同德,血火九州;
靖四涯,巍巍大汉四方贺。”
国歌唱毕,位于墓穴前部的司号兵,对着灵骨吹响礼号,这标志着逝者从此长眠!此时,所有军人也都面对墓穴行举手礼,同时军人齐唱《无衣》。
一曲唱罢,刘乾亲自上前为墓穴覆土,而后,再亲手种上一棵水杉树苗。至此,军人葬礼仪式全部结束。护灵的军人在折叠国旗后,将其赠给死者最亲近的眷属。
圣烈士陵园的设立,不仅是为了让烈士家属有个寄托哀思的所在,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烈士的丰厚褒奖,激发出大汉民族被尘封已久的血性,重新让这个曾经悍勇无比的大汉民族,再次变得积极进取、勇往直前!
安灵仪式结束后,刘乾对台湾军政诸事进行了调整。
首先,耽罗舰队被命名为黄海舰队,火太郎就任黄海总督,统率耽罗所有军队,负责对高丽、金国的战事。原东海舰队提督一职,由屡立战功的邓世昌(邓世昌,孤儿,生于淳熙六年)接任,东海舰队的主要任务为保卫台湾,相机对倭国进行掠夺战。当前,则将是大半开赴耽罗,以应对高丽可能的反击。
其次,刘乾宣布组建大汉国海军部,张峰当仁不让的成为大汉国海军司令,统率从耽罗到南洋所有的海军舰队,同时,负责组织对美洲大陆的贸易,以及相机对其进
喜欢血浴火熔之华夏-南宋篇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