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沙河的沙僧,先映射了朱文圭,后来是朱瞻基。在西游记第八回书,观音和木叉来到流沙河,“惠岸道,‘师父,你看河有多远?’那菩萨停云步看时,只见-东连沙碛,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径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万丈洪”;在西游记第二十二回书中,沙僧曾经自称,“自从遭贬下天门,任意纵横游海外”。那么这个流沙河,其实就是说的“海外”,无疑就是主要在指西洋和南洋(沙碛,古契丹地;诸番,天竺、斯里兰卡等国;乌戈,缅甸;鞑靼,北元分裂后的蒙古)。
“取经人”者,主要是朱棣的后人,是指继承或意图觊觎明朝江山的诸多后人,包括诸位皇帝和打算造反称帝的王以及其子们。明太宗是“篡位”得来的皇帝,所以老吴才将其映射为最初的佛祖,也就是西游记第七、八回中的如来。在安天大会上,寿星给如来送礼,有诗一首,其中有“清平永乐三乘锦”和“乾坤大地皆称祖”的内容。那么“永乐”及“称祖”,肯定是在说永乐大帝也就是明太宗后来又谥号明成祖的朱棣。在西游记第八十六回中,孙悟空对着妖怪说到,“……佛如来是治世之尊……”那当然朱棣肯定得算是治世之尊了,永乐大帝么。如来者,和玉帝还不一样,他主要映射了朱棣及其相对主要信佛的继承人。书里面还有个治世之尊,就是东来佛祖弥勒,他映射了却是朱厚照,以后还要专门分析。这个明武宗,怎么说呢,他其实是明朝最有个性的皇帝。
玉帝者,先是说的元、北元皇帝,后来却指朱元璋之后人中信奉道教的继承江山者(关于朱元璋本人,则很遗憾,没有被老吴明确的映射为玉帝也不是如来,因为在儒家看来,终老朱一世,并没有真正的亡灭元朝。儒家所认同的是,1402年元朝才是灭亡了,而明太祖却在1398年就驾崩了。然而在西游记书里,却是隐隐约约的将孙悟空和玉帝、如来的形象都给揉和在一起了,似是则是,似非则非,这也是老吴和老李对老朱的中肯评价。朱元璋看似对僧道儒都很精通且“迷信”,其实不然。对于明太祖,凯撒以为只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才能将其有所概括);王母娘娘者,最初为元朝的正宫皇后,后来映射了明朝的皇后(一般仅存在于他人口中提及)。西游记第五、六回乃特指元顺帝的奇皇后,1315年—1369年人,高丽人奇子敖之女。1337年封贵妃,1339年生元顺帝之长子爱猷识理达腊,1342年又生下次子脱古思帖木儿,这俩儿子后来先后做了北元第二、三任皇帝。1365年元顺帝将其改为蒙古姓名,即姓肃良合,名完者忽都,同年被册封为元顺帝的第三任正宫皇后。1368年奇氏随元顺帝及俩儿子北逃,1369年去世。奇氏升格为正宫后,其娘家人在高丽开始胡闹,甚至叫嚣取代王颛为高丽王。结果被王颛(其还有个蒙古名叫伯颜帖木儿)给几乎灭族,奇氏大怒,让儿子发兵攻打高丽。当时元朝仅派出了一万来人,结果全军覆没,导致高丽和元朝矛盾升级。1370年元顺帝驾崩,爱猷识理达腊继位。1378年脱古思帖木儿做了北元皇帝,1388年和其长子一道被自己人所弑杀,次子在琉球去世,遂无后。奇氏的长子爱猷识理达腊一系的后人中,著名的还有达延汗和俺答汗。
原著第五回曾经写到,“一朝,王母娘娘设宴,大开宝阁,瑶池中做‘蟠桃胜会’,即着那红衣仙女、素衣仙女、青衣仙女、皂衣仙女、紫衣仙女、黄衣仙女、绿衣仙女,各顶花篮,去蟠桃园摘桃建会。”此七衣仙女者,乃元顺帝后宫中的“七贵”,分别是龙瑞娇、程一宁、戈小娥、张阿元、支祁氏、凝香儿、英英(从西游记中的描述来看,这七人被徐达给抓获,送到南京,此后史载不详,更难以考证。不过从朱元璋对待敌手的一贯秉性来看,肯定是将其给安置在某处大院终老,也不能排除老朱顺便将某一俩个给收纳了)。那么此时,说的便是1365年后,伯颜忽都皇后薨逝,奇皇后被册封为正宫。奇氏开始野心膨胀,甚至打算联合大臣逼迫元顺帝禅位给自己儿子。后来果然夫妻反目,都拉拢一方势力开始争斗起来。结果是两败俱伤,元顺帝还将自己的一个重臣孛罗帖木儿给宰了。到了1367年底,朱元璋要北伐
喜欢乱扯西游释厄传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