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神宗太上皇帝以仁德泽布天下,挈领我大唐走过此战乱之年,我大唐之臣忠心侍国,将士奋勇杀敌,黎民景从而拥戴,此为何因也?此为高祖神宗太上皇帝施仁政行天道而得民心之故也!高祖神宗太上皇帝之功唯施仁政行天道而取民心,此如尧舜、周代贤君之德,泽披天下于古今,囊帝皇之英明至于崇高。籍此帝皇之心,帝皇之志,方使天下同心,四海同德,八方拥护,而至威临天下,所向披靡!”
“朕随高祖太上皇帝创业,鞍前马后,秉高祖太上皇帝之德,仗天朝之威,四方征讨,纵横数千里。期间与将士血战沙场,仗剑河山,挥戈所指,无不齑靡敌城,创敌以闻风丧胆,以至天朝军威雄壮,四海之夷瑟瑟而臣服,此为何因也?赖臣工之谋,将士效命,不惜捐躯以报国之精神!”
“若无高祖太上皇帝圣明仁德之厚望,岂有良臣猛将奋勇直前之士哉!呜呼!帝皇之仁德,以至天下同心同德,帝皇之仁德,以至天下归一,帝皇之仁德万民之幸也!古来天下之事赖武以定之,天下纷乱唯武可服也。”
“然武为定国之柱,却非治邦强国之谋,国之安宁,先以非战为至理。战则难免纷乱,百姓生灵涂炭以至国衰民弱,国有富强之望,焉何挈之战争而撩祸哉?故朕以为,太平之世能不战则不战,能不战而无端摆戈者,实为暴虐而非仁君之举也!”
“大唐既能以武定国,军威足以安保天下,籍此倾心励志以治国,安天下之民,富庶八方,强图盛世而谋之!战争之胜败赖运筹帷幄于良谋中,此为战争之策也。国之强盛与否亦赖谋算于运筹帷幄中,此为治国强邦之策也,所以用人之道牵制于成败与强衰!”
“战争之期,我大唐唯才是用,方得以安危转替,胜券于意料之中,籍此,任人为贤,唯才是举是为今后之当首国策,非可懈怠也!有贤良邃谋之臣则不足以虑国之不富庶,用贤良邃谋之臣,是为国政之智,天下之幸,帝皇之首仁也!”
“呜呼!朕承高祖太上皇帝之业,执励精图治之志,肩负大唐之重任,继往而开来,牵望大唐之富庶于来日,然普天之下,非朕一人之天下,是为万民之业以成社稷也,故万民以护之,则社稷稳固;普天之事,非朕一人而能为之,是为天下臣工戮力同谋,广开言听,则社稷之事昌隆可至千秋矣!”
李世民说话那声音高亢,响如洪钟,仿佛战鼓“咚咚”般的在人们心中擂响。
这李世民本来功高盖世,其声望无人可企及,早受百官和天下万民在心里拥戴,此刻那些朝官听他说话,那仁德帝皇之心尽现,想今后有如此明君真是社稷之大幸,遂无人不激动,竟有几位耋老之臣泪流满面;那些宫人自知李世民之英明,可没听过李世民如此长篇说话,此时听了,遂心里惊叹这新皇上才华横溢,邃智而善谋。
那些外省官员,有些没有见过李世民的,远远看见这李世民身材魁梧,龙威凤仪,说话出口成文,滔滔不绝,又如此邃理圣言,鼓动人心,不禁心里暗叹:此乃真龙天子也!
那些御林军将士,有的曾跟随李世民出生入死,此刻更是激动不已,等李世民说完话,先是振臂高呼,瞬间全场都跟着振臂高呼:“吾皇英明,大唐昌盛!吾皇英明,大唐昌盛!”呼声持续,良久不绝。
等那呼声完毕,李世民复回龙椅坐下,封德彝满面含笑的又走至台前展旨高唱,那旨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敕封左仆射萧禹;右仆射封德彝;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侍中郎高士廉;中书令房玄龄;兵部尚书杜如晦;刑部尚书张亮;御史大夫杜淹;左武卫大将军秦琼;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左卫将军侯君集;骁卫将军段志弘;右卫将军张公谨;右领军将军薛万彻;左右军将军李客师,左监门将军长孙安业......
朝廷册封名单一个个的念,没有册封的地方官员,职依旧,那老臣屈突通听着兵部尚书是杜如晦,这是意料中的事,可自己为何没有别的册封?难道是皇上忘了他这位老臣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风骚满大唐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