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都传之一:洛阳
题记:随着小说的主角入主洛阳,这座城市也将成为这部小说的中心,为了帮助读者对这一座城市作进一步的了解,也更是为了写写心中的感叹,我特意写了这篇文章,消会有人喜欢其中的每一段史料都是我费心查找而来,但个人能力使然,难免会有错误遗漏,还消大家海涵的同时也能多多提意见,我将乐于接受同时,我还有个想法,那就是随着主角的足迹,写够中国五座古都的传记,甚至一些古城的传记能写写自己喜欢的东西,实为平生乐事,若再有读者喜欢,那便是幸事了!闲话少说,请看开篇: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hxe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旧帝城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所写的这首《过洛阳故城》不禁生动的描写了北宋之时的洛阳风光,还抒发了一代史学大师对于一座城市的看法,那便是兴亡只看洛阳城
的确,不单是司马光,便是今日,一打开电视,便能看到“一座洛阳城,半步中国史”的广告诚然,洛阳作为中国古文明发展的中心,更是九朝古都,对于整个中国史来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其古都之名早已深深的印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历史选择了洛阳,绝非偶然洛阳地处中国大地的正中,河洛平原土壤肥沃,气候适宜,寒暖适中,极早便有古人类活动另外从风水大势上看,洛阳雄踞国土之中,北依太行而枕黄河,南临伊阕而俯中原,西屏秦岭而望关中,东据虎牢而临汝南,故古人称之为河山拱戴,形势甲天下,实为帝王之都
正是如此,夏太子太康便将国都定在了洛阳附近,今天的考古学发现,其遗址在今洛阳偃师二里头村殷商代夏之后,数次迁移其国都,其中便有一次迁到了西毫,还是洛阳偃师
到了周朝,洛阳作为国都的地位才正式确定下来,传说周武王伐纣之后,路过洛阳,极为中意,认为天下正中,四方朝贡道里均等,故而定之为周朝的东都可惜的是武王英年早逝,这一遗愿,只能由其弟弟周公旦来完成了
周公旦是位有智慧的伟人,包括孔子曹操在内的许多后世名人,都对之极为推崇和尊敬,而实际上如周礼等许多影响中国至今的文化,都是始于这位周公当然,对于洛阳,周公旦也有不可磨灭的贡献自武王死后,周公旦完成了在洛阳的选址和建城的工作,同时为了防备诸侯,还在洛阳四面八方设立了八大关这时的洛阳城城方九里,城中有高大的宫殿和祖庙而这时的洛阳城布局,则影响了后世每一个国都
周公旦的洛阳城里,宫殿在其北,面南是层层高大的宫门,后世紫禁城和南京故宫遗址也是如此左祖右社,前朝后寝的制度,也被其后的一代又一代的国都继承了下来
其实这时的洛阳城有两个,一个是方才所说的有王宫的王城,遗址在今天的洛阳市内王城公园,另一个在今天洛阳城东十五里,被叫做成周王城是天子东征的行宫,而成周只是为了安排殷商旧人的集中之地
到了西周末年,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西周被犬戎所灭,被灭的还有岐山下密密麻麻的宫殿平王登基之后,苦于没有豪华的宫殿居赚又听说东都洛阳内宫殿保存完好,便不顾大臣反对,决然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若按正式来算,东周的洛阳才是洛阳第一次当国都平王东迁之后,又向北扩涨了五里,使得东周时的洛阳成了一个南北长,东西短的长方形自此周王室衰弱,礼崩乐坏,王命不出洛阳,春秋战国来了,周王室靠边站了
东周末年,秦朝的崛起势不可挡公元前256年,末代周天子郝王献城于秦王,周灭亡了而洛阳自平王东迁到秦王灭周,共经历了515年东周时期
秦王嬴政取得洛阳后,改名为河南地封给了吕不韦此时的洛阳工商业极为发达
紧接着又出现了一个刘邦,以汉代秦,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辉煌时代来临了相传刘邦首先中意洛阳,口称,“吾行天下多矣,唯见洛阳”,想要立此为都,但被手下谋士娄敬劝住了,娄敬说的是陛下以武功取天下,而非以德取天下,不可与周天子相比,“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猝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于是刘邦选择了更为易守难攻的长安,而不是平原之地的洛阳,洛阳也第一次与历史的辉煌暂时说再见了
幸运的是历史并没有遗忘这块风水帝都,西汉忘了,又来了刘秀,考虑到关中残破,于是一个不弱于西汉的东汉,在洛阳建立了
洛阳,注定了要见识太多的兴亡之事不到两百年,东汉便陷入了危难之中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自己建了大魏朝,也建都于洛阳
然而还不到五十年,不可一世的曹家,便匆匆然被司马家代替了同样的,西晋还是建都于洛阳,同样的,西晋以洛阳为都的历史也只有52年
时间又过去了一百八十年,锐意改革的少数民族天子——北魏孝文帝,顶住群臣压力,毅然迁都至洛阳在他看来,洛阳不仅位居天下正中,本来就是帝王之居,更重要的是,中原之地才可以让鲜卑族更容易汉化,于是孝文帝再次大规模的修复了百年几毁于战乱的洛阳城,洛阳城也因之大放光彩
这次又是不到五十年,孝文帝死后,臣
喜欢周始皇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