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东仙源,在台州黄岩县(今属浙江);@@
第五,西仙源,在台州黄岩县峤岭;@@
第六,南田山,在东海东。传说舟船可至,据《舆地纪胜》称,在浙*田县南田,为古称七十二福地之一;@@
第七,玉溜山,在东海近蓬莱岛上;@@
第八,清屿山,在东海之西,与扶桑仙境相接;@@
第九,郁木洞(“洞”或作“坑”),在玉笥山(今江西永新境内)南;@@
第十,丹霞洞,在麻姑山(今江西南城境内)西;@@
第十一,君山,在洞庭青草湖(今湖南洞庭湖)中;@@
第十二,大若岩,在温州永嘉县(今属浙江)。传为陶弘景修《真诰》处;@@
第十三,焦源,在建州建阳县(今属福建)北;@@
第十四,灵墟,在台州唐兴县(今浙江天台)北。曾是唐道士司马承祯隐处;@@
第十五,沃州,在越州剡县(今浙江嵊县)南;@@
第十六,天姥岑,在剡县(今浙江嵊县)。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人语天姥”,“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指此;@@
第十七,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今浙江绍兴)南;@@
第十八,金庭山,在浙江嵊县东,上有金庭洞。唐裴通记云:剡中山水,金庭洞天为最。或曰别名紫微山,在庐州巢县(今属安徽);@@
第十九,清远山,在广州清远县(今属广东);@@
第二十,安山,在交州(今广东、广西)北;@@
第二十一,马岭山,在郴州郭内(今湖南郴县)水东;@@
第二十二,鹅羊山,在潭州长沙县(今属湖南);@@
第二十三,洞真墟,亦在潭州长沙县,一作“洞真坛”;@@
第二十四,青玉坛,在南岳祝融峰西;@@
第二十五,光天坛,在衡山西源头;@@
第二十六,洞灵源,在南岳衡山招仙观西;@@
第二十七,洞宫山,在建州关隶镇五岭(今福建政和、周宁、屏南等县间之洞宫山);@@
第二十八,陶山,在温州安国县(当为安固县,今浙江瑞安)。陶弘景曾隐居此处;@@
第二十九,三皇井,在温州横阳县(今浙江平阳);@@
第三十,烂柯山,在衢州信安县(今浙江衢州市);@@
第三十一,勒溪,在建州建阳(今属福建)东;@@
第三十二,龙虎山,在信州贵溪县(今属江西)。系正一道坛所在;@@
第三十三,灵山,在信州上饶县(今属江西)。一作“灵应山”,在饶州(治在今江西波阳)北;@@
第三十四,泉源,在罗浮山(今广东博罗境内);@@
第三十五,金精山,在虔州虔化县(今江西宁都);@@
第三十六,阁皂山,在吉州新淦县(今江西清江)。系灵宝派道坛;@@
第三十七,始丰山,在洪州丰城县(今属江西);@@
第三十八,逍遥山,在洪州南昌县(今江西南昌)。许逊修道处;@@
第三十九,东白源,在洪州新吴县(今江西奉新)东;@@
第四十,钵池山,在楚州(今江苏淮安);@@
第四十一,论山,在润州丹徒县(今属江苏);@@
第四十二,毛公坛,在苏州长洲县(今江苏吴县)。或云在苏州洞庭湖中包山七十二坛;@@
第四十三,鸡笼山,在和州历阳县(今安徽和县);@@
第四十四,桐柏山,在唐州桐柏县(今属河南);@@
第四十五,平都山,在忠州酆都县(今四川丰都);@@
第四十六,绿萝山,在朗州武陵县(今湖南桃源)北;@@
第四十七,虎溪山,在江州南彭泽县(今属江西)。晋陶渊明隐居处。一说即庐山虎溪;@@
第四十八,彰龙山,在潭州醴陵县(今属湖南)北;@@
第四十九,抱福山,在连州连山县(今属广东),或云在南海交州。一作“抱犊山”,在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
第五十,大面山,在益州成都县(今属四川都江堰市);@@
第五十一,元晨山,在江州都昌县(今属江西);@@
第五十二,马蹄山,在饶州鄱阳县(今江西波阳)。一作“马迹山”,或说在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怀宁),或说在润州丹徒县(今属江苏);@@
第五十三,德山(一作“地德山”),在朗州武陵县(今湖南桃源);@@
第五十四,高溪蓝水山,在雍州蓝田县(今属陕西);@@
第五十五,蓝水,在西都蓝田县(今属陕西);@@
第五十六,玉feng,在西都京兆县(今陕西西安)。或作“玉feng山”,在河中府(治在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
第五十七,天柱山,在杭州于潜县(今浙江临安境);@@
第五十八,商谷山,在商州(治在今陕西商县)。@@
第五十九,张公洞,在常州宜兴县(今江苏宜兴市);@@
第六十,司马悔山,在台洲天台(今属浙江);@@
第六十一,长在山,在齐州长山县(今属山东邹平);@@
第六十二,中条山,在河中府虞乡县(今山西永济)。或云在河中永乐(山西芮城县永乐镇)
喜欢巫在人间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