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然之战后第四年,燕然五年,夏四月。
神州东北,辽东地区,锦州义城。
义城所居世家为慕容氏,义城以东,有一山峰名医巫闾山,上住世家为莫氏。
莫氏所居闾山独立建制,不受义城慕容家管辖。
这也不是最近才开始的了,而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自古,有多古?慕容家从南北朝时兴起,而这医巫闾山,至少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独立,说起来慕容家还是其晚辈,自然不能要求人家老大哥来跟咱混,也的确是这么回事。
但互相之间的来往总该有吧?离奇的是,两者明明是邻居,居然连招呼都没打过几次。
这就奇怪了,难不成里边住的人全是修真的,不用吃饭,也不穿衣服?
这倒也不是,据当地人透露,这闾山中住的莫家人是自给自足——里面的人吃自己种的,穿自己织的,死活不跟外界来往,连嫁进去的姑娘都不许人家回乡探亲,是一个怪地方住着一群怪人。
究竟怪不怪呢?
这做派在普通人眼里的确很怪,也只有慕容家的少数知情者才明白,这闾山里住的莫家是所谓的守陵一族。
对守陵一族来说,这就再正常不过了。
守陵一族,顾名思义,就是守护一个陵墓的族群。
一般人没有陵墓,只有坟墓,自然也不可能有这待遇,有这待遇的只有帝王,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帝王。
在神州过去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帝王,其中有一些帝王,比如三皇五帝,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之类的,总之这些鼎鼎大名的帝王因他们活着的时候做出了非凡的功业,为防止其后代在王朝更迭中被其他势力给灭绝,在他们死后都会从其嫡系血脉中分出一支,来给他们守陵。
这便是守陵一族,又称帝陵世家。
守陵一族不得参与外界斗争,外界人也不能去牵连他们,这是自古相传的惯例。
既然是惯例,大部分人还是遵守的,但也有一些超级强人不鸟它。
他们想咋做就咋做,比如楚霸王项羽,不就在秦末乱世中把秦始皇陵都给刨了么?
总之,在中原的陵墓太危险,时刻都有被人盯上的可能,也幸好医巫闾山所处地界几乎已是中原的边界了,但也不保险。
古人说得好,防贼只能防一时,防不了一世。
同样的,能传到现在,不代表能传到将来。
眼看着一座座陵墓被刨,一个个帝陵世家皆因牵扯到势力斗争中被灭绝,存活的守陵一族们是痛心疾首。
终于,他们定下了一条规矩。
为防止族内之人在外界惹出祸来,使家族遭受灭顶之灾,为了和外界彻底断绝来往,守陵一族发明了一种巫术。在族内每个族人出生的时候就用这巫术记载其名字,放到祖宗陵墓之中销毁,从此以后,这族人便没有名字。
连名字都没有,自然就不会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他们只需要安静地存在着,延续着。
这规矩已经无法考证是何时立下,那巫术也已不知到底是谁先发明的。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至少在汉朝,这种做法就已被诸多守陵一族所接受。
闾山所居的莫氏一族也遵守着这规矩,故而族内之人无论长幼,都没有名字。因为族人不多,又不与外界接触,互相之间就用辈分来称呼,什么三表妹,四堂姐,五叔六舅的,对外则只称姓氏。
还别说,几千年也就这么过来了,因地处偏远,倒也无灾无难。
但太平日子总有过完的一天。
没有名字,难道少年人心中的雄心壮志也没了么?
未必,未必!
在莫家中流传的版本是这样的:据说莫氏早年出了个逆子,耐不住闾山清寂,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竟试图闯出闾山。其父莫老爷子将其拦下,强令他回去,他竟抵死不肯,老爷子欲与这逆子断绝关系,又只这一个独苗,只得恨恨放其离去。
不想这逆子居然在外面闯出了偌大名头,人称三圣之一,莫家人正准备鼓掌庆贺,认祖归亲时,哀讯紧接传来。
这莫家少主可当真是个没时运的短命鬼,二十几岁就在燕然战场上战死身陨,只留下孤儿寡母一共三人。
叶夫人带着女儿回娘家去了,剩下个幼子则被莫老爷子带到闾山抚养,到如今也有五岁了。
本来莫家少主虽然死了,也可谓是“为苍生捐血躯”,应该受到表彰。
但闾山之人不与外界有何来往,对那逆子之死皆以为是不听祖训,死有余辜。莫老爷子虽知实情,但为稳住人心,怕那些族中的放浪子弟效仿前迹,也跑出去胡为,只得不做分辩,算是委屈了儿子这次。
这事原该到此为止,再无波澜。
莫家向来安分守己,可也是时运乖蹇,该着它倒霉。
才安稳了没几年,又有个大麻烦找上了门来。
……
当——当——
青翠幽雅的闾山中回荡着阵阵钟声。
当山门前的铜钟被敲响时,作为这个月的守山者,莫三伯还以为是附近的小城又派人来搞推销了。
之前那什么天宫新发明的留影器,他被一忽悠就用几段上好的自家丝绸买了来,结果回家才一天功夫就被家中婆娘给痛揍了三顿,额角的青肿到现在还没退,是一肚子不痛快。
故而当他看清来人时,因和心中所料实在是相差太大,才会被震得呆愣在当场。
<喜欢寻月世界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