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

首页 >> 穿越小说 >> 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49996/

《群书治要》的人生智慧(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群书治要》摘了一句话,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叫作“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大家都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因为太熟,大家反而容易忽略其重要性。其实,它蕴含的道理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有一种人很有意思,他有个特征,叫作“**型雄辩症”。一个人去看病,医生说:“你好啊!”“我好什么好?我要是好就不来了。”“今天天气挺好的啊?”“天气有什么好的?只能说这个区域的天气还算不错,别的区域天气也不好。”这个时候,医生就发现了,之所以这个人成为病人,是因为他心理有病:他喜欢与人对抗。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例子。但你会发现,其实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是。他跟你说话时,不是为了跟你沟通,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你是错的。其实,我们自己常常会犯这种毛病,人家一说话,首先发现别人说得不对的地方;人家一做事,首先看见人家的缺点。

孔子怎么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看见好的地方,就要学习;看见不好的地方,就要改进。有些人却不是这样的,他看见别人不好的地方,就批评;人家好的地方,他却看不见。这会有什么差别?有一些人,博士都毕业了,拿起一本书,还认为这个地方有错,那个地方也有错。经过了几十年的治学之后,他眼中看到的全是别人的不对,但是别人对的地方,他到底学到了多少?他因此而获得了什么样的进步?没有。另外一些人,也许在读一本书时,发现满篇都是错的东西,但是他可以在里面发现一点儿对的东西,能够通过那一点获得进步。经过日积月累,前者和后者会产生很大的区别。前者时刻关注别人的不对,说什么话都跟别人对抗,这种习性叫什么?叫作“嗔”。

“大家来找碴儿”是一款曾经风靡一时的游戏,然而在这种找碴儿行为的背后,隐藏的却是一种炫耀自我的心态。找碴儿对于游戏或许是一种挑战,对于治学绝对是一种祸害。治学中的找碴儿是为了去其糟粕,吐故纳新。然而只顾去糟粕,而忽略了取精华,这样的治学只能沦入“嗔”道而万劫不复。那么,这种治学中的“嗔”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这背后又映射出了哪些人性中的弱点?

有一天,我在终南山跟一位禅师饮茶。这位禅师很有意思,他对我说,什么叫贪嗔痴?贪,就是一个人总想获得一些超过自身所需的东西,总是活在“想要”的状态中,而不是活在“需要”的状态中;嗔,就是习惯性地对抗,而不是恒顺众生;痴,就是无意识的习惯。

嗔的人,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找别人的缺点,指出别人的短处,显得自己很高明。《普贤菩萨行愿品》中阐述了普贤菩萨的十大愿望,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愿望,叫作“恒顺众生”。以前我读不懂这句话,现在慢慢理解了。什么叫“恒顺众生”?就是要学会理解和接受。

我发现,许多人的不快乐,完全是因为他们学不会如何理解和接受。我们现在这个社会,许多人都染上了一种病,这种病就叫作抱怨。它其实是一种思想癌症。比如,你在网上看见很多人在微博里面骂社会,骂时代,骂这个,骂那个,好像谁都不对,就他一个人对。但是这种东西看多了之后,你就会感到很反感。你会发现,他在向你散播一种抱怨的病毒。女人染上这种病毒,就会变成怨妇;男人染上这种病毒,会成为比怨妇更糟糕的怨夫。

为什么我们要学会接受现实?俗话说:没有应该,只有活该。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历史角度来审视我们的一些社会现实,这一切都是由很多机缘形成的,不是由一两个力量的简单冲突促成的。例如,现在很多人都在抱怨所谓的食品安全问题,当然它的确是一件值得批评的事。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食品会不安全?

起初,有些人只是想多吃一点儿。但是,我们的产能又不足,于是就用各种工业方法催熟。比如说猪,本来一头猪从小猪长成大猪需要花几年的时间。但现在,大家迫切要吃猪肉。于是,就对猪催熟,打各种生长激素,猪肉就变得不健康了。虽然不健康,但大家还是吃到猪肉了。所以,你在吃这些不健康的猪肉的同时,其实很可能也参与了这个共谋。那就是,我要多吃多占,本来不需要吃那么多肉,非要吃,于是,商家为了迎合你就使用了一些催熟的手段。这就是一种所谓的业障,或者叫作共业。当我们能够站在这个层面上去理解这件事的时候,就会豁然开朗了。我们最好少吃一点儿,但是,尽量吃得干净一点儿。今天,我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为有媒体的监督,我们有了大量的改进。但是,还是不能避免个别问题的出现,那我们就只能暂且接受了,与此同时,大家一起努力来改进,努力让它变好。但是,你首先要接受并且承认这样的现实,否则光抱怨是没有用的。

所以,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里,我们读到了一种思想,那就是:你首先要接受别人。当我们在心里接受别人时,才能从他身上学到点儿什么。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真正的治学之道在于,问道不以尊卑而有别,从内心接受别人开始。正所谓大隐隐于市,

喜欢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群书治要》的人生智慧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 梁冬 - 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 全文阅读 - 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 txt下载 - 唐太宗的枕边书:梁言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穿越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