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古代王朝中,多数的中原王朝在面对草原民族的时候,往往显得十分无力,不管他们在实力上是不是强于草原民族,从心理上,他们就弱了一头,未战先怯,打起仗来,哪有不失败的道理。但也有例外的朝代,比如唐朝,虽然搅乱大唐帝国的安禄山,是个胡人,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大唐的臣子,属于谋逆,不算是外族入侵,而且,唐王朝的皇室血脉中,本就有鲜卑人的血统,不是纯正的汉族王朝。两宋,不用说,听到辽人、金人、蒙古人的名字,腿肚子就转筋,打起仗来更是屡战屡败,不值一提。大明朝,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中,面积最大的王朝,也是汉族王朝历史上,第一个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王朝,单从这一点上来说,大明王朝倒是远比汉唐强,对付草原民族方面,至少面对蒙古部落的时候,明朝的军队没有怕过,虽然有过土木堡之变,君王失陷于敌手,但那一战,战略失败,战术指挥错误是主要因素,在其他的时候,明王朝和蒙古势力不断维持着战略均势,并没有吃过什么大亏。
至于说后来的满清入关,能够说,是大明朝内忧外患的结局,内有李自成,张献忠的几十万农民军,如蝗虫一般周流窜,外有雄才大略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虎视眈眈,但要说大明朝怕了女真人,那也不对,后世对清王朝推崇备至的大有人在,将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吹捧上天的,也大有人在,但就是这些被誉为伟大的战略家,战术家的野猪皮首领,在大明王朝需要分出一大部分精力对付农民军的情况下,耗死了两代君王,到最后,都没能踏进山海关的门能够说,要不是李自成这帮人在里面闹,满清就是再过上几十年,也别想踏进关内。后人总把满清入关归结到明王朝头上,但真要说罪魁祸首,当属李自成,张献忠这些所谓的农民军。就是这些农民军耗尽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丝生机,到最后,李自成打进北京城,逼死了崇祯帝,他自己当上皇帝,不思安抚天下,励精图治,倒是先学会了花天酒地,一帮土匪这个时候也掀掉了所谓义军的羊皮,显露狰狞的面孔,肆意祸害百姓,结果,对官员的**引起了反弹,吴三桂打开山海关,引狼入室,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么有能耐的人,奋斗了一辈子都没能打下来的山海关,就这样轻松的便宜了多尔衮,也将大明朝的一片锦绣河山,拱手相让给了一帮未开化的鞑子。后人都说吴三桂是汉奸,李自成是英雄,但如果将所有的政治方面的因素抛开,那李自成才是汉族数千年来,最大的汉奸,是他,亲手毁灭了汉族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他,让几万万汉人从此在异族的统治下,很憋屈的度过了将近三百年。三百年的时光,也将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华民族变成了奴颜婢膝,张口主子,闭口奴才的劣等民族,从此再无站起来的脊梁。
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是中国大一统王朝中,享国时间最长的一个,在对待草原民族上,汉王朝并不像明王朝那样有自信,至少,在汉王朝的前一百年,和亲的事情时常发生,中央政权将和亲当作了外交的常规手段,并无意去考虑被送往草原的女子心中悲苦的心情。但汉朝建国百年之后,对草原民族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倾尽国力,将草原上的雄鹰——匈奴人,完全打成了没毛儿的山鸡,从那以后,草原民族再也无法再汉王朝面前抬起头来虽然汉武帝这一朝,因为与匈奴的交战,耗尽了西汉王朝的底力,成为西汉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从整个汉民族的角度来说,付出的代价也完全值得,因为汉武帝打出了汉民族的志气,打出了汉民族的骄傲,也打出了汉民族的脊梁,从此以后,虽然汉民族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一直有人能够撑起反抗的旗帜,将汉民族的骄傲延续下去。
远的不说,单说汉武帝之后的汉朝三百年中,汉王朝从老百姓,到军队,对于草原民族,那在心理上是占据优势的,终究自己的祖宗都能把草原上的霸主打得不知道跑到什么地方去了,自己就算是再次,也不能给老祖宗丢人不是到刘宇所处的东汉末年,虽然汉朝的国力急速衰退,但汉朝人的这股心气并没有散,宜君县里的军民百姓,就是这种心情,一听县尉大人号召大家共同努力,抵抗鲜卑,所有人都是摩拳擦掌,要跟鲜卑人好好的较量一下。
其实何涛对于守住宜君县城这件事,心里也没底,但他深知,士气这种东西,可鼓不可泄,别看这些人现在心气很高,那是没有见血,这兵不见血,永远算不上的精兵,宜君县虽然地处边境,平常有很多的冲突,但不管是马贼,还是鲜卑的部族,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冲着村庄下手,轻易地不会去攻打县城,缺少攻城器械是一个方面,不想和官府闹翻,是另一个方面,所以,如果一个县的县令,责任心比较强,守土安民的意识浓厚,那么听到治下的百姓遭到外来势力侵略的时候,他们会主动的派遣军队,或者围剿马贼,或者协助百姓守护村庄,在这个过程中,这个县城的军队也能够得到锻炼,获得宝贵的实战经验。可朱勇这个县令不是那种优良模范县令,他是能少惹事,就少惹事,从来不想主动的出去招惹什么麻烦,治下的村庄遭到侵略,他也权当没有听到,没有看到,龟缩县城之中,苟全自己的性命也就是了
喜欢三国之男才女貌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