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加听了这话,总算彻底下定了决心,于是看了看众人,说道:“好吧,先生们,看来是到了该彻底解决的时候了,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具体的行动方案。”
—
……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以东三十公里,巴勒贝克市郊外。
举世闻名的东非大裂谷在绵延了数千公里之后,终于在叙利亚和黎巴嫩两国交界处缓缓止住了脚步。这里就是著名的贝卡谷地。
与东非大裂谷的其它地段大多只会引起地理学家们的兴趣不同,位于最北端的贝卡谷地给世人带来了太多地不寻常的记忆,它的名字也因此而渗透了太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三十多年前的那场著名的空战,不但使以色列空军以82:0的这一令人不..::叙利亚人长久地背负着无法容忍的耻辱。
不过在十月初的这个黄昏里,此刻正踌躇满志地在巴勒贝克市郊地里间草坪上踱着步子的,却不是叙利亚人,而是一个戴着一副金边眼镜。蓄着浓密地黑胡子、身穿黑色长袍、头上裹着黑色头巾的五十多岁的黎巴嫩男人。这个人就是威震中东、让以色列和它的美国主子既恨得牙根儿发痒又心怀恐惧的黎巴嫩什叶派穆斯林领袖、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
1960年3,哈桑-纳斯鲁拉出生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郊区一个贫穷的什叶派穆斯林家庭。他的父亲靠贩卖瓜果蔬菜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纳斯鲁拉十二岁那年,父亲终于靠积攒下的一点儿钱开了家小杂货店,纳斯鲁拉常去店里帮忙,但吸引他的不是店内地生意,而是挂在店里的什叶派伊玛目穆萨-萨迪尔的画像。纳斯鲁拉总是久久地凝视着画像,陷入无尽的遐想中,他希望有一天能成为像伊玛目那样地人,在宗教上做出一番事业。
在阿拉伯文中,纳斯鲁拉是“真主的胜利”之意。纳斯鲁拉虽非出身于神学世家,对宗教的钻研却达到了痴迷地程度。他从不放过任何一本到手的宗教书籍。当邻居家的孩子玩耍时,他却在看书。纳斯鲁拉居住的村子很穷,连一座清真寺都盖不起,于是他不得不跑到邻村的清真寺做礼拜。那时。无论是静谧的午后,还是喧闹的黄昏,人们都可以看到纳斯鲁拉家那个瘦弱的小哈桑奔跑往来于两村之间。
十六岁那年。纳斯鲁拉决定到伊拉克南部城市纳杰夫求学。纳杰夫是中东地区著名的伊斯兰教什叶派圣城,学术气息十分浓厚,令莘莘学子心向往之。一位教士为纳斯鲁拉的好学精神所感动,便为他写了一封推荐信。就这样,纳斯鲁拉揣着推荐信,一路辗转来到纳杰夫。到纳杰夫时他已囊空如洗,不得不睡在长途汽车站的水泥地板上,啃大饼充饥。
几经周折,纳斯鲁拉找到了纳杰夫神学院负责新生的教士赛伊德-阿巴斯-穆萨维。他以为穆萨维是伊拉克人,就怯生生地用阿拉伯语普通话跟他搭讪,没料到穆萨维却说:“孩子,我也是黎巴嫩人,咱们说家乡话吧。”纳斯鲁拉非常感动,两人后来成了莫逆之交。纳杰夫神学院安排穆萨维担任纳斯鲁拉的老师,负责教授他学业、照顾他的生活。在恩师的悉心点拨和传授下,纳斯鲁拉潜心于宗教学业,他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学完了其他人需要5才能
课程。
1978年夏天,纳斯鲁拉回到黎巴嫩动”组织,担任贝卡地区的领导人。1982年,以色列军队入侵黎巴嫩近60万名什叶派穆斯林难民涌入贝鲁特南郊。这些衣食无着的难民希望拥有自己的组织,于是纳斯鲁拉脱离了“阿迈勒运动”,在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的支持下,和老师穆萨维一起创建了黎巴嫩真主党,穆萨维被推举为首任总书记。
1992年216日,穆萨维在黎南部被以军直升机炸死。真主党领导层悲痛万分,但对谁接任总书记之职争执不休。当时纳斯鲁拉刚过而立之年,在真主党领导层中属年轻一辈,加之他不是副总书记,当选的可能性并不大。
正僵持不下时,一位副总书记说道:“纳斯鲁拉与穆萨维关系最密切,他们俩简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我们推举纳斯鲁拉当新领导,就是对穆萨维最好的悼念!”此话说得情真意切又不无道理,赢得众人一阵掌声,纳斯鲁拉于是就成了真主党总书记。纳斯鲁拉在此后地几次领导人选举中都以多数选票当选。就这样,他在真主党总书记的职位上一直干到今天。
纳斯鲁拉出任总书记后,非常注意真主党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他为贫穷的什叶派穆斯林建造学校和医院,赢得了绝大多数黎巴嫩民众的尊重和支持。与此同时,纳斯鲁拉还致力于增强真主党游击队的武装建设和政治地位。目前,真主党不仅拥有数千人的军事武装,在黎巴嫩议会中也占了多个议席,成了黎政坛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纳斯鲁拉也成为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2003年,以色列人东施效颦地模仿|张敌人脸谱的“扑克牌通缉令”,其中“大王”是已故地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而“小王”就正是黎巴嫩真主党总书记哈桑-纳斯鲁拉。
以色列人对纳斯鲁拉恨之入骨是有理由的。从创建之初起,真主党就把以色列视为头号敌人,而以色列
喜欢黑金帝国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