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贝希特斯加登的上萨尔茨堡山的山顶上,漫山的红叶掩映中,坐落着一座并不太大的赭黄色建筑。从这里向远处望去,是静谧而优美的阿尔卑斯山,山下宁静的国王湖,犹如一面淡蓝色的镜子,倒映着飘散在天上的朵朵白云。若不是散落在山脚和各个制高点上的荷枪实弹的德国党卫军士兵,没人会想到,住在这里的人,是德国元首希特勒。
1937年,希特勒上台的第四个年头,在这四年里,他领导下的德国获得了一个经济奇迹。在美国、英国、法国还在经济衰退的泥沼里挣扎的时候,当这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还在为高居不下的失业率头疼的时候,德国已经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德国把高达33的失业率控制到了1。
而他领导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党员们,更是自觉的努力工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德国人民生产自救的活动中去。有搞市场情报的,有搞推销的,有搞组织的,有搞运输的,有搞培训的,有搞财会的,每个党员都以最大的热情,发挥自己所擅长的能力,为这个国家做出他们的奉献。对还没有解决生存问题的穷人们有求必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体贴他们,简直和宗教组织或红十字会一样。
随着希特勒的治理德国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货币政策、反犹政策、全民福利政策、大卡特尔政策,以及政府消费经济体系的确立,遍及全德国的道路工程、铁路工程的建设。德国眼下的国家实力已经恢复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实力。总之一句话,希特勒在当年给他的人民的许诺,解决德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恢复国家的主权,重新振兴德国等,都已经做到了。现在,他想的是他的另一个承诺,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大德意志,以及集合所有德语地区的日耳曼人的大德国。
他的第一个目标,自然是他的家乡奥地利。作为一个奥地利人,一个在即将成为德国总理的时候,还没有德国公民权的现任德国元首,在他获得成功后,首先想要与之一起分享的,自然是他的家乡人。且不说他这个奥地利人有没有衣锦还乡这种庸俗的小念头,他想让家乡人民也享受现在德国人所享受到的福利,那是一定有的,这是他的义务和责任。尤为重要的,是《凡尔赛条约》明确规定德国与奥地利不得合并。这种情况下,如果德国能与奥地利合并,显然会成为德国反抗《凡尔赛条约》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继德国国防军重返莱茵非军事区后,对英法政治态度的再一次试探。当然,这只是我们现在的人的猜测。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是把建设一个大德意志的第一个目标放在了奥地利。
今天,他要在这里会见奥地利的总理舒施尼格。在奥地利问题上,希特勒的麻烦并不是来自于奥地利,而是来自于他的盟友,意大利的独裁者墨索里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被肢解,分成许多个独立的小国家,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等。可是在根源上,无论德国还是曾经的奥匈帝国,都是源自于神圣罗马帝国,属于德意志的哈布斯堡家族。从1282年开始,一直到1918年,长达636年间,虽然帝国的领土在历次的战争中在不停的变更。可有一点始终没变,那就是这一区域的主流,都是日耳曼人。包括德国在内,都是曾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希特勒的大德意志帝国的构想,显然就是要重现昔日神圣罗马帝国的辉煌。把这些德语地区再次凝结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一个眼下的德国。
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的肢解中,一部分与奥地利接壤的地区被划入了意大利。这一部分,也同样是德语地区,墨索里尼利用地缘关系,把奥地利视作意大利的势力范围。眼下,德国要合并奥地利,显然触犯的意大利的利益。尽管两国是盟友,可在牵扯到实打实的利益时,依旧要亲兄弟明算账。
作为希特勒来讲,他既想把他的家乡奥地利并入他领导下的德国,又不想因为奥地利而与兄弟墨索里尼翻脸。作为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结果,无疑是奥地利自愿的与德国合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希特勒的追随者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最初企图采用扶植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人的办法,利用他们在奥地利内部进行颠覆活动,以实现德奥合并。1934年7月25日,一群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分子突然闯入维也纳总理府,枪杀总理陶尔斐斯,另外一些奥地利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分子占领了广播电台,并宣布林特伦为总理。叛乱分子遭到迅速镇压,墨索里尼派出四个师陈兵勃伦纳山口,并向奥地利政府发出急电,允诺意大利支持奥地利的独立。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不得不否认与叛乱阴谋有任何关系。
只是希特勒的追随者们并没有死心,他们采用多管齐下的办法,继续他们的努力。一方面,他们加强与意大利之间的合作,包括支持意大利占领埃塞俄比亚,与意大利合作干涉西班牙内战等,凸显意大利与德国联盟的重要性,一方面,德国国防军重返莱茵非军事区,试探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容忍底线。更重要的成果是经过努力,德国与奥地利签署了一项秘密协定和一份供公开发表的公报。在公报中,德国政府表示:承认奥地利联邦的全部主权,双方互不干涉内政。奥地利承认自己是一个德意志国家。但秘密协定则要
喜欢民国之铁血荣耀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