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呆了几年,去过一次逍遥津,对张辽的战绩很是敬仰,觉得他在三国中的地位被大大低估了。看到一篇文章,正和我意啊。
田中在《中国武将列传》中提到,历史上有一些名将,尽管战功卓著,但由于主君名望太高,自己的名声反倒被埋没了。所以在他列出的三国时代的名将中,曹魏一方竟只有司马懿一人,至于邓艾,已经是晋朝时候的将领了!这对当时名将如云的魏国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而且,就实际的战功和个人能力、品行来说,魏国排第一的也不应该是司马仲达,而是张辽。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年轻时就以武力过人而闻名,最初在并州刺史丁原(吕布的第一个干爹)手下做官,吕布做掉丁原后,张辽又成了吕布的部将——由于吕布实在是太有名了,因此这个时候的张辽并不为人所知,倒是演艺里面有一段关羽和他的故事:吕布从刘备手中夺得徐州后遣张辽追杀刘备,张飞欲出战,关羽拦住张飞说,我看张文远的武艺不亚于你我,不可力敌。听说他也是个忠义之人,让我去讲讲道理。于是关羽上前说,以前你家主公落魄时来投靠我大哥,我大哥以兄长待之,现在你们得势了不但不知报恩,反而要将我们斩尽杀绝,这是正人君子的行为吗?张辽听了之后立即引兵而去。不管这个故事是否虚构,可以看出,在民间,张辽的武艺和人品也是得到认可的。
“三姓家奴”自取灭亡后,张辽降曹,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人生。围昌稀,破袁绍,数有战功,而令他名震诸侯的,则是斩杀匈奴蹋顿单于。
当时袁绍败亡后,他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争权。张辽与乐进先击破袁谭,然后又攻灭辽东匪徒柳毅,立下大功。曹操在张辽凯旋时亲自出迎,与之共乘一车,这可是极大的荣誉!然后封辽为荡寇将军,而张辽后来的表现也的确不负“荡寇”之名。
东汉末年,北方的匈奴仍然是一大隐患,对于雄心勃勃的曹操来说,自然不能容忍在自己后方有人虎视眈眈,况且逃亡的袁尚也已经和匈奴勾结!于是曹操亲自率军北伐,和匈奴战于柳城。初战不利,士气低落,只有张辽力劝再战。曹操为他的豪气感动,以手中节杖授之。张辽即领兵出战,大破匈奴,阵斩蹋顿单于!
这一战对以后的历史发展意义重大。自汉武帝后,汉军对匈奴就鲜有胜绩,而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国力衰微,正是匈奴大举南下的绝佳时机!因此,蹋顿的阵亡无疑是对匈奴人心理上的一次重创!在三国鼎立的几十年间,北方一直保持安定,而西晋统一后倒是没过多久就被北方少数民族赶到长江流域,从此开始了更加混乱的“五胡乱华”时代。由此可以看出当时曹操的魄力与能力!而张辽也凭此一战具备了一流名将的声望!毕竟整个中国古代史中,能在匈奴人身上占到便宜的汉族将领也只有那么几个人而已!
此后张辽又征讨荆州,平定陈兰、梅成叛乱,所战皆捷!终于等到了著名的赤壁之战!这一战张辽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曹操退兵(其实是逃跑)以辽断后,将七千余人屯于合肥,张辽就在这里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时刻。
当时东吴大破曹军,孙权势力极度膨胀,有一鼓作气进取北方之意!没多久就亲领十万兵马围困合肥。而曹军主力此时正在讨伐汉中的张鲁,张辽只能依靠手中的七千人抵抗吴军。这一战即使是在《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中也有极为精彩的描写:……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明日大战。辽披甲持戟,先凳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走登高塚,以长戟自守。辽斥权下战,权不敢动……以八百军士,竟然令十万之众的统帅不敢妄动,豪勇可见一般!而张辽还有更为惊人的表现:……权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将军弃我呼?”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为将如此,士兵怎会不舍身奋战?后来张辽在合肥的这支部队全部编入魏军精锐虎偾军,张辽病重之时,曹丕派太医问诊,虎偾军官兵争先探问病情,“道路相属”。
孙权兵败合肥后退走,张辽又在路上多次截杀,差点使紫髯小儿吓死,因此也留下了江东一带母亲用张辽之名恐吓不听话的小孩的传说。几年后孙权又起兵,此时张辽已经病重,但还是亲临合肥前线,军士无不欢腾。孙权叹曰:“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然而,张辽还是击败了东吴大将吕范,再次将吴军赶回江东。没多久,张辽也走完了自己的人生,谥号刚侯。
张辽一生征战无数,只要亲自指挥的战役,几乎没有失败的,而且不论是在北方荒原对抗以骑兵著称的匈奴还是在南方出战长于水军的吴越之民,无不披靡,其指挥才能之全面在当时无人能及。其人格也成熟近乎完美,反映到用兵上,刚猛迅捷而不失谨慎,即使用计也堂堂正正,绝无阴险狠毒的感觉。而他周围的同僚,上至君王,下至兵卒,对他的为人也无不叹服,这在乱世的武将中是很少见的。
从小说的角度看,张辽其实是很适合做传奇的主人公的。同时具备超人的武艺和头脑的武将本来就很少,更何况张辽还是当时的一大帅哥…………呵呵,这是演义上说的,爱玩光荣三
喜欢梦绕三国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