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公元前336——235年)名况,字卿,赵国都城邯郸人(《荀子籍贯考辨》),时人尊称其为荀卿。又因荀、孙音近,亦称孙卿。战国时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史记》)
少小离家求学,曾求学于今苏杭一带。
公元前316年,风华正茂的荀况来到燕国,目睹了燕王哙禅让的整个过程,并对燕王哙进行劝阻。据《史记?燕召公世家》及《六国年表》,燕王哙这年传国于相子之,自己反为臣下,在当时引起极大震动。《荀子正论》有大量反对禅让的言论,应是荀子此时所作。荀子反对燕王哙的禅让,可能是针对政治的稳定而言的。在他大约是晚年的作品《成相》中,则对尧舜的禅让进行了赞美和肯定,反映了他思想的变化,也符合儒家的一般观念。
公元前286年,荀子五十岁,游学于齐。(据《史记》及刘向《叙录》)
公元前285年,荀子离开齐国前往楚国荀子到齐国后,遇到齐湣王发动的一系列对外战争,“矜功不休,百姓不堪,诸儒谏不从,各分散。”在这样的环境下,荀子无法在齐国呆下去,不久便去了楚国。
公元前278年,荀子五十七岁,由楚国回到齐国。荀子在复办的稷下学宫中“最为老师”,成为最受欢迎、最受尊敬的先生;曾经“三为祭酒”,多次担当学宫的领袖,成为稷下“列大夫”之首。《韩非子?显学》篇所谓“孙氏之儒”,即儒家中的荀子学派,主要形成在这一时期。
公元前255年,齐国内乱,旬子受奸佞排挤,只好接受楚国春中君之聘,任楚国兰陵(今苍山县)令。后来荀子离而复归,终老兰陵。
荀子一生所探讨的学问十分广泛,自哲学、政治、经济以至于文学,他都注意研究,对于他以前和同时的学派,百家诸子几乎没有不加以深刻批判的,就是儒家各派也包括在内。荀子在批判地总结诸子思想中把古代唯物主义推向了高峰,也正是在这一批判中,使他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荀子基本上是一位以儒家学说为主体、同时又是有法家思想的政治家。在批判诸子百家思想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他的学术思想达到了诸子思想的巅峰。他主张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是对立的。他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圣人也是学习而成的。
政治上他主张把礼治和法治结合起来,通过“隆礼重法”建立和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著作有《荀子》32篇。他的学术思想超越了时代,荀子提出的专制主义学说,在当时是适合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的。可是他否认命运,不敬天地,不信鬼神,不法先王,轻视仁义,人本性恶诸说,对统治阶级并不适用。统治阶级需要要用命运、天地、鬼神来愚弄人,巩固自己的地位,要利用先王、仁义、性善来文饰自己的统治。他们喜欢王霸杂用的统治术,而不愿赤裸裸地用刑法来实行专制主义。这样在形式上合用的还是孔孟的传统儒学,而荀子的儒学却受到统治阶级的压抑。一生游说各国未得其志。他有很多弟子,其中著名的有李斯、韩非、毛亨、张苍等。他的主要言行,载于《荀子》一书中。
荀子学识渊博,卓尔不群。他作为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大师,通过讲学和著述,大力倡导儒家思想,同时也继承发展了先秦的哲学思想,成为当时最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长于论辩,文辞精美,说理透彻,影响深远。其《大略》、《子道》、《尧问》、《议兵》、《劝学》等篇章一直为世人称道。
;
喜欢墨香风韵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