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态特点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泛化的,缺乏定位性。
妈妈会发现,新生儿的身体某个部位受到刺激时,全身都会抖动。清醒状态下,新生儿总是双拳紧握,四肢屈曲,显出警觉的样子;受到声响刺激,四肢会突然由屈变直,出现抖动。妈妈会认为新生儿受了惊吓,其实这是新生儿对刺激的泛化反应,不必紧张。
新生儿颈、肩、胸、背部肌肉尚不发达,不能支撑脊柱和头部,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不能竖着抱新生儿,必须用手把新生儿的头、背、臀部几点固定好,否则会造成脊柱损伤。这也是减少新生儿溢乳的有效方法。
头部
新生儿头部一般都相对较大,由于受产道挤压可能会有些变形,看着不是很顺眼。头部一般呈椭圆形,像肿起来一样。
这是由于胎儿在产道里受到压迫引起的。头胎胎儿或年龄大的母亲所生的胎儿,头部呈现椭圆形更为明显。由于以后他能自然地长好,所以不必特别担心。
身体和四肢
正常新生儿的体重一般在2.5~4千克,身长在46~52厘米,头围34厘米,胸围比头围略小1~2厘米。
囟门
一般在这个时期新生儿以不睡枕头为好。抚摸新生儿头顶时,会发现头顶上有一块没有骨头软乎乎的地方,这就是新生儿的囟门。囟门是头骨在通过产道时为了能变形而留下的空隙。这是因人而异的。头顶囟门呈菱形,大小为1.5~2厘米,可以看到皮下软组织明显的跳动,是头骨尚未完全封闭形成的,要防止孩子的囟门被碰撞到,可以用手轻轻地抚摸。
眼睛
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有的孩子雄心勃勃,非常急迫。有的孩子则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很多妈妈都注意到,孩子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通常都会只睁开一只眼睛“扫视”周围,你千万别感到奇怪,这是孩子最独特的方式。有些新生儿的一只或两只眼睛的眼白部位会有血点,面部会有些肿胀,做妈妈的也不要着急,这些很可能是分娩时由产道挤压造成的,几天后就会慢慢消退。一般来说,剖宫产的孩子就不会出现这些现象。
小脸
新生儿的小脸看上去有些肿,眼皮厚厚的,鼻梁扁扁的,每个宝宝都好像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新生儿体液量高达体重的80所致。
新生儿颈、肩、胸、背部肌肉尚不发达,不能支撑脊柱和头部,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不能竖着抱新生儿,必须用手把新生儿的头、背、臀部几点固定好,否则会造成脊柱损伤。这也是减少新生儿溢乳的有效方法。
新生儿主要指标测量方法
体重
给宝宝脱去外衣、鞋、袜、帽子及尿布,待宝宝正好排完大小便后测量较准。冬季需注意室内温暖。
胸围测量法
软皮尺经过宝宝两**,平行绕胸一周,数值即胸围。
身长测量法
测量新生儿的身长,需要由两个人进行。让宝宝平卧在稍硬一点的床上,将头扶正,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部的最高点,至足跟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头围测量法
让宝宝平卧,用左手拇指将软尺零点固定于宝宝头部右侧眉弓上缘处,经枕骨粗隆及左侧眉弓上缘回至零点,使软尺紧贴头皮,周长数值即宝宝头围。
前囟测量法
新生儿前囟呈菱形,测量时,要分别测出菱形两对边中点连线的长度。比如一边连线长为2.0厘米,另一边连线长为1.5厘米,那么宝宝的前囟数值就是2.0厘米x1.5厘米。
新生儿生长发育规律
体重发育规律
新生儿体重的发育,不是孤立的,与许多因素有关。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一般来说体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这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大,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大;出生体重越小,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小。
请家长们注意
新生儿在出生后2~4天会出现生理体重下降的现象,一般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10。随着吃奶量的增加,其体重从4~5天开始回升,7~10天的时候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新生儿体重,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平均每周可增加200~300克。这种按正态分布计算出来的平均值,代表的是新生儿整体普遍情况,每个个体只要在正态数值范围内。或接近这个范围,就都应算是正常的。体重指标是这样,其他指标也是这样,新手爸爸妈妈千万不要为这些微小的差异而着急。
婴儿体重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是:出生体重(千克)+月龄x70。但这仅是一个平均值,实际上出生体重较大的婴儿,满月时的体重,往往超过平均值很多。有的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里,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身高发育规律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个体差异的平均值在0.3~0.5厘米,男、女新生儿平均有0.5厘米的差异。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增加3~5厘米为正常。
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与遗传关系不大,但进入婴幼儿期,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就表现出来了。
头围发育规律
新生儿头围的平均值是34厘米。头围的增长速度,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快,但总的变量还是比较小的,从新
喜欢郑东旖育儿经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