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孙子·谋攻篇》
※※※※※※※※※※※※※
大汉,光和六年,五月十三日。辰时三刻。
广阳郡南部,蓟县以南八十七里,安次县城。
方圆五里的安次县城,四方城门外是密集的橹盾,四面城墙下是蚁附的云梯,黑压压的黄巾士兵喊杀声震天,前仆后继地向城头杀来。
一万六千黄巾大军,于六日前,击破了救援安次的五千冀州官军,稍事休整,转而开始再度强攻安次县城。
飘扬着大汉旗帜的安次县城宛如惊涛大海中的一叶孤舟,岌岌可危。
这已是广阳黄巾揭竿起义近一月以来,第四次攻打这户不过万、兵不满千的弹丸县城。虽然黄巾大军云集、形势险恶风雨飘摇,可安次县却顽强打退了黄巾军屡次进攻,成为卡在黄巾大军南下咽喉的一根骨刺。
攻城第四日。
自黄巾军卯时开始攻城,现在已是第四波进攻了。最初的波试探进攻之后,黄巾军于东、南、北三门发动牵制进攻,出动主力强攻西门。
鏖战至今,黄巾投入的兵力一次比一次多,荡平了城池外围的鹿砦沟壑,已然强攻到西门城墙根下。
三十六斤的开山斧重重劈在城门之上,砸透包铁,在木门上砍出一道三四寸深的簇白沟痕。大块的碎木铁屑飞溅在持斧力士的脸上,微微的刺痛更激起他的杀意,大吼一声,双臂贲起,圆抡巨斧,又是重劈在厚实的木门上。
半尺厚的、一丈高的包铁城门剧烈震动着,昏暗幽深的城门洞中回荡着沉闷的轰鸣,门洞顶端的尘土也簌簌落下。
五尺宽的城门洞内,还有另两名力士各持铁棒大锤也一并敲砸着城门。三人一下紧似一下地重重劈砍,砸得城门剧烈震颤,包覆的铁皮四散剥落,露出的木门坑坑洼洼,门闩合叶不堪承受地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吱呻吟。
“快开城了!快开城了!”城门外手举巨盾的黄巾士兵振声高呼。
城头上的守军也感受到脚下城墙传来的微微震荡,心中惶恐,在军官的督促之下,冒着城下射来的箭矢,拼命地自垛墙上推掷出一根根滚木、一块块巨石。
硕大的木石自两丈五尺高的城头坠下,重重砸在黄巾军高举的木盾之上,发出沉闷的轰响。
“咬牙!顶住!顶住!”
带领橹盾队掩护攻城的黄巾卒长矮腰半蹲着,大声呼喊鼓劲。他的脚下是这些天来攻城的弟兄用尸体与土袋填平的护城河,头顶上是层层叠叠龟壳一般的橹盾,这些橹盾都是一丈长、四尺宽、厚逾五指的大家伙,沉甸甸地分量十足。每张橹盾底下都由三四名黄巾壮汉支撑住,将城头投掷下来的箭矢木石都隔挡开来。
巨盾从门洞之下,覆盖过被填平的护城河,延伸到三十多步外的旷地上。六十多面木盾构成的空间之下,上百名手握长刀的黄巾士兵蹲跪在地,紧张地望着城门洞处,只要城门一破,他们就将冲杀进去,夺战城门。
但城头扔下的木石,一波又一波。连续不断的巨大撞击将不少木盾都砸出裂缝,盾后支撑的黄巾士兵也手臂颤抖,面色胀红。
城头上,三名赤膊的汉子矮着腰,吃力地将一块半人高的巨石抬上垛墙。旁边指挥的军官用战刀为他们隔挡开射来的箭矢,一边大声呼唤:
“快、快扔下去!让黄巾贼尝尝人肉饼的滋味!”
三条汉子齐声呐喊,一把将上百斤重的屋基条石推翻下去。城下立刻传来沉重的轰隆巨响,以及人员的悲惨嘶叫。
无须他们冒险探出城垛察看,也知道一定是黄巾贼的盾阵被百斤巨石给砸穿了。至少一面橹盾之下的六七个人都化为齑粉。
城墙脚下,黄巾盾阵残缺出一小块,但后方的橹盾迅速前移,转眼就把空隙填补起来。
旁边二十丈外的城墙上忽然喧闹起来,却是这一波黄巾军攻城,七副云梯折毁了六副,终于一名黄巾大汉口衔铁刀,左手攀梯,右手持盾,硬顶着箭雨砖石,跃过城牒,人还在空中,右手的圆盾就飞砸出去,正中垛墙前官军面门,砸得鲜血横流。
黄巾大汉趁势站稳在城头,口中衔着的长刀交在右手,斜次劈下,将兀自捂着脸呻吟惨叫的官兵砍翻在地,牙齿酸胀的口中含混不清地喊着:
“杀啊!”
他显然是膂力过人之辈,抡起环首刀来势大力沉,硬生生逼开扑上来的三四名官兵。趁着这个空挡,他护住的城头处又爬上来五六名黄巾士兵。可城头空间狭小,周围的十多名官兵蜂拥过来,就将黄巾士兵围个严实。任凭黄巾军如何冲杀,这些官兵都死死顶住,一步步退。
攻城的黄巾军要将守军杀散,好让后续的人马源源上城;守城的官兵也要拼死杀退上来的黄巾贼,守住城头。安次小县,兵微将寡,全靠这城墙保护,才能在黄巾军的大军围攻中苟延残喘。一旦这段城墙不能夺回、被黄巾军由此地源源不断地杀入城中,那就大势去矣!
黄巾军于昌平县屠城的噩耗传到安次,全县军民早下决心与黄巾恶贼抵抗到底。就是没有昌平的榜样,这半个月来黄巾军屡攻安次不克,损兵数千,与安次军民结下血海深仇,任谁也知道一旦城破,全城上下势必面临黄巾军的血腥报复。
方圆两三丈的弹丸之地,数十人短兵相接,拼死搏杀。血雨飞腾,不时有人
喜欢汉末独夫传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