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趣谈

首页 >> 穿越小说 >> 往事趣谈(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63599/

对联漫谈(1/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我喜欢漫谈。不急不忙地……用浅近的语言去说深邃的道理,可以更见功力,其实是反对板着面孔说教。做学生的,喜欢一二三四甲乙丙丁的老师呢,还是喜欢娓娓道来谈笑风生的老师,恐怕不用我多说吧?老老实实地说,照着书本写黑板的老师其实是功夫不够,至少是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欠缺——听他们的课不如自己看书,所以那时侯只要有这样的老师的课,我就溜到文学院去偷听,一些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就是那时侯溜来的。

文章还是随意的好。被别人逼出来的东西总不如自己涌出来的好,所以我不很喜欢对联:那是上联逼的,而且总有些分个高下的意思,往往给人以炫耀自己的感觉,实在是献丑不如藏拙。内人也同意我的看法,她可以写诗,但是总说自己不会对联,听的人也不觉得幽默,我倒是经常会心一笑。我偶而也哼哼诗什么的,但是对联往往是调侃的多,一位小姐网名叫慕容,和她打趣的上联是“南慕容请君入瓮,”用的是金庸先生《天龙八部》里的典故,我觉得比较好的下联是“北乔峰扫地出门”随随便便、潇潇洒洒的,韵味在于不经意间。一位朋友的网名叫踏雪无痕,当时拿个下联笑话他:一路梅花压竹叶,谁云踏网无痕?他对不好我也对不好,某天他突然告诉我有上联了:满山青杏藏酸梅,缘来梦熊有兆;我连连恭喜,彼此大笑起来。

我们在某处经常看到的所谓对联,其实是对偶句,与对联的区别很大。老师教我们的时候举过这样的例子:对联者对帘也,最早叫做门对,宋朝南迁,天气暖和,开始用门帘,于是又叫“帘对子”:门两边一边一个,上下又各一个——很多人也许会诧为奇闻或看作天方夜谈吧?我是几年前在福建莆田、泉州的大姓故屋才实地看到,后来中央电视台又播过许多林陈两氏故居,都是如此:两边是联,上面是横批,门槛上是一个喜字或一排喜字,无意中“采到喜”才算。后来又有楹联,就是只有上一句和下一句(对联,即使是大观楼联,也只能算两句)、没有横批更没有接应的联句,这是因为楹者柱子也,比较高,看横批时远了看不清楚,近了仰望起来呢老先生们容易摔跤,所以取消了,我想。对联对联,又要对又要联,对是平仄的对仗,你平我仄,仄起平收,读起来才有味道;联是上下意思相联、完整,有韵味,“宜从曲径穿来,一带雨添杨柳色;好把疏帘卷起,半池风送藕花香。”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楹联,即使挂到西湖的“曲苑风荷”也未尝不可。其声为: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读起来很美,意境也还不错。

对偶句对什么平仄一般没有很严的要求,但是对意境要求很严,音韵优美,辞藻典雅。古人的赋、近人(不是今人)的书信、寿序、缘起等小品里面很多,其实就是所谓的古文,对偶句也叫骈句,骈者并列也。平仄好自然更佳,比如五律、七律里面的第二、三联(恕不说首尾颌颈了)和排律里面的对偶句。有人说律诗里的对偶句不是对联,也有人说要对“律联”,那么诗里的对偶句究竟算不算对联呢?笑笑,仄韵的诗不该算对联,平韵的当然算——上句仄收的就算。其次,都是对偶句,因为对偶句对于平仄要求不严。昨天和朋友在聊天室闹着玩,我对她笑,她挖我一句:巧笑倩兮?大约是认为我丑吧,还她一句,眇目盼兮,由眇目引出一句:比目鱼半身不遂;独眼龙一目了然。——这不是对联,然而是标准的对偶句,辞藻典雅哦。

现在看来,对偶句里的毛病很不少,有些人天天对联,据他们自己表彰,一天平均对五十个,两年下来,少说也有三万六千五百个了,这是少说,多说是多少我没敢问,因为我网龄(聊天龄)很短,“临屏”对联……好象也就是最近的事,数以万计的对联……想起了乾隆,该皇帝一生发表了四万一千八百首诗,他活了几乎八十年,算他十岁开始作诗,一天也不过一点六首,居然还被推为“作诗最多的人”,那些历史学家文学家没到我们这里来看看么?当然,以前只能是极少数的天才能做到这一点,连七步成诗的曹植和八叉出词的温庭筠也没有留下多少临屏的作品,其余的“两句三年得”,居然还要“一吟双泪流”,差劲。

但是认认真真地说一句,如果要“比较好的”(请注意,绝不是好的)诗句,“临屏”之大作中往往是极为罕见的。何以呢?诗句,包括联句,都是凝练的富有音乐美的语言的精华,不仅需要语言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尤其需要生活的积累。我们这些二三十岁的人见过什么、懂得什么!就以风花雪月为例,算我早熟,十五岁就懂得谈恋爱谈到二十五岁光荣成家,三年谈一次也不过谈四次(隆重宣布,三年以下的属于恋爱游戏的范畴,不在敝大作讨论范围之内)加上马不停蹄的婚外恋最多也不过六次,而且都是青少年组的,没听说过“三十以后才明白”吗?而我居然竟然恬然以“恋爱专家”自居,岂不“笑煞人也么哥”?

匆匆忙忙地“临屏”对句然后立即发表,一开始觉得反正是“过家家办喜事——闹着玩”,不必费神,这倒也正常,后来就不对头了,开始争强好胜、炫耀自己了,最后搞得象抢答题一样,某天和内人闹着玩出了一联:“三尺剑、五车书,万户侯

喜欢往事趣谈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对联漫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4)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往事趣谈 叶无青 - 往事趣谈 全文阅读 - 往事趣谈 txt下载 - 往事趣谈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穿越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