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鲁肃见机的快,果断地放弃防守,将兵力全部移回建业,终于让孙权一伙人在许成三路大军合围之后,仍旧还拥有一定的依仗,可以以此跟许成谈判,当然,孙权本来是不想谈的,他认为自己落到如今这个地步已经是丢了孙家的脸,如果再懦弱地被敌人逼得不得不谈判归降,就更加没有脸自称是孙家人了,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他摆出了一副玉石俱碎的态势。
不过,孙权的这种表现并没有被城外的许成军放在眼里,徐晃和公孙止等人倒是挺看得起孙权这种“好汉不弯腰”做法的,可是,徐庶却对孙权的行为不屑一顾,虽然他也说自己很欣赏孙权的硬气,可是,他又告诉两位现僚,孙权想要玉石俱碎根本就是不可能,因为现在的情形已经不是这位“吴候”能够说了算的了。
一切尽如徐庶所料,孙权的这种强硬表现虽然获得了以程普、黄盖为首的江东武将的支持,可是,周瑜和鲁肃等人却是表示了沉默,而张昭等文臣更是可了劲儿地劝说孙权放弃这种“危险”的做法,当然,他们的说法很委婉。
建业城内乱成一团,不过,城外徐晃、公孙止、徐庶等人却是并没有趁机要求谈判,只是围着城池,闷声不响,同时,公孙止和于禁再次出兵扫荡江东六郡的世族。
不久,建业城内平静了下来。
孙权还年轻!
他有热血,可是,他也有一个最大的弱点,那就是他老成!
老成,自然就容易平静客观地想问题,所以,在一时地激烈表现之后,他终于开始思考今后该怎么做了,建业城内的所有人都在看着他。
徐晃等人还是闷声不响,因为在行动之前他们就得到了许成的命令,那就是他们没有权力跟孙权谈判,只需要围城就行!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许成到底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许成会不会容许孙权投降,如果允许他投降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底线,所以,他们也就只能闷声发大财,等着破灭江东的大功落到他们的头上了,当然了,报功要找许成,所以,他们的信早就送出去了。
而在洛阳的许成得到他们的信儿之后,自然是欣喜莫名,他喜的既是能够如此快速地占领江东,更喜的是江东四大战将居然一个也没有少地被围在了建业,这四个人可不比一个江东便宜多少啊,当然了,现在能够完全认识到这四个人的价值的,恐怕就只有他和廖江了。
周瑜、鲁肃、吕蒙、陆逊!江东四代大都督,第一个都有了不起的作为。周瑜就不用说了,扔到哪里都能砸死一片,简直就是全才!要知道,不论哪个年代,周瑜都是以千古名将的身份出现,作为江东第一名将当之无愧!而且,在许成的那个历史上,周瑜无疑是他同时代最伟大的战略家,他的最大的功绩自然是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击退曹操大军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然而周瑜的志向并不仅于此,“拓有荆州,西进巴蜀,以图天下”也才是他追求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障碍,就是与刘备共据荆州,长江天险与人共之。其实早在赤壁鏖兵之前,他就英明地预见了刘备潜在的危险,所以前有欲杀诸葛亮,后有软禁刘备的行动。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谈到鲁肃,现在自然没有“淳朴忠厚”之名冠在他的头上,帮助孙权一战而定江夏的功绩足以让人对他礼让三分,然而实际上呢!鲁肃的能力才不过刚刚露出冰山一角!许成可是知道这个人是多么的见识长远,性格坚定,曹操大兵压境,正是鲁肃不畏强敌,力谏孙权,方才有了周郎火烧赤壁。更慧眼提拔吕蒙,使东吴大业后继有人,这样一个肯有政治头脑和远见卓识的人,实在是一个统揽全局不可多得的人才。(鲁肃初会孙权时,就提出了“三分天下”的英明论段,比之诸葛亮的《隆中对》还要早上几年。)
吕蒙,关羽北伐时,用陆逊之计,退建业蒙蔽了关羽。然后拜为大都督,总督兵马智取了孙权梦寐以求的荆州,设计擒获了“威振华夏”的关羽,终于完成了周瑜,鲁肃的“全据长江天险”的未竟事业,以至得到孙权:“胜公瑾,子敬多矣”的赞誉,要知道孙权是多么喜爱公瑾,子敬啊。而且,许成在江东四大都督之中,一向最欣赏的就是他,他不是什么天才,高人,有的只是那么一股子勤奋,是一个让人士别三日便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家伙。
最后,是陆逊,刘备举倾国之兵为关羽报仇,尽起蜀地七十五万大军东征孙权,陆逊以一介书生拜为大都督,以区区五万人马大败刘备于夷陵,杀得蜀军“尸骸漂流,塞江而下”,彻底伤了蜀汉的元气。刘备死后,蜀汉不得不再次与东吴修好,从此再没进犯过东吴。(《三国志》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著,摧而克之,罔不如志。”陆逊,先败刘备、再退曹丕,从此东吴北拒曹操,西和孔明,孙权称帝,军政井然有序,皆此擎天之柱、国家栋梁之功也!)
如果能够把这么四个人收入囊中,想一想都是让人心里兴奋不已!
不过,许成可没有兴奋过头,这四个人现在可都不得了,不说周瑜和鲁肃了,吕蒙在这一次的大战之中,竟然把最擅长突袭的“北地三杰”之一的公孙止给打了个措手不及,已经让人开始“刮目相看”了,而陆逊虽然年轻,一把火烧得于禁焦头烂额,也是初露锋芒,如果他对这四个人
喜欢白日梦之三国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