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经她们这一闹,崔柏泉刚到千户所就被人笑话了一顿,背后还有不少人嘲讽他家里人不靠谱,但他还是撑了下来。他本就自小读书习字,抄写的活对他来说自然没有难度,他还十分殷勤,侍候得那位老师爷很是满意,没多久就在所里站稳了脚根。而且他将身染疯疾的生母带在身边照顾,还被人夸是个孝子,虽有嫡母在外头说他闲话,却没多少人,就算原本笑话他的人,后来也渐渐改了态度,顶多是让他多劝劝嫡母,不要再生事,免得惹千户大人不高兴了。
钟氏与陆氏见崔柏泉新差事做得好,只得打消了为难他的念头,反而吵着要跟他一起进城住了,还说小妾尚且能住城里的房子,凭正室嫡母却只能住乡下?崔柏泉拿俸禄有限房屋狭小的话回应她们,钟氏便冷嘲热讽他是看上了她们的私房钱了,想要变着法儿要她们掏腰包,实在不孝,若是长子九泉下有知,还不知会如何看待这个,云云。
崔柏泉闻言不由有些动摇,但他总算还没糊涂,绝对无法承担四个人在城里的生活费,只是烦恼不知该如何安抚嫡母而已。偏偏左四又有事离开了,一时无法联络上,他不知该寻何人商量。
说来也巧了,江千户这时已经在德庆安顿下来,可以腾出手烧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了,他的火烧得与新知州不同,并不是靠为难下属们确立的权威,而是首先为千户所的底层士兵们谋福利。
他认为军户当中有不少士兵,或因家贫,或因身有伤残,有相当多的人满了二十五岁还在打光棍,有些人甚至到了四十岁,还没娶上妻子。军户都是世袭的,而德庆本地的军户数量又有限,再这样下去,德庆一地的兵源迟早会出问题。而另一方面,则因为早年瑶乱等问题,有不少士兵战死,其妻守寡,带着幼小的子女,生活十分困苦,无力为卫所屯田,又荒废了土地。因此,他鼓励这些年纪老大却打光棍的男子,娶那些丧夫无依的军户寡妇为妻,作为奖励政策,两家的田地可以合为一家所有,但上交的钱粮却只算一户的,还可以给这种新结合的家庭提供一个正军名额,前提是那人需得是身体健康、家世清白的青壮。
这项政策瞬间在德庆一地引起轩然大*。对住在城镇一带的军户而已,这项政策并无甚要紧的,但对于驻扎在偏远乡间的军户以及那些家中有子弟迟迟未能选入正军的人家而言,这却等于提供了他们一个向上爬的好机会。特别是那些住在偏远地区又早年丧夫的妇人,心急想让当上正军,也顾不得许多了,纷纷寻媒人打探,是否有合适的中年军汉需要娶妻。一,德庆州各地都多了人家办喜事。
看到这种情形,金花婶特地到钟氏面前说了些有的没的,后者生怕会被逼再嫁,便老实了许多,再也不到城里闹事了,倒是陆氏表现有些古怪,虽然没再寻崔柏泉的麻烦,却总是收拾得花枝招展地跑去城里,宣称是要探望卢姨娘和年少的侄儿,却每每在军营前徘徊,惹得不少人在暗地里说闲话。
有不少人非议江千户的新策有违礼教,但江千户却不为所动,没过两个月,千户所便添了许多身体条件合格的青壮士兵,他们没有一些老兵油子的坏毛病,个个都老实听话,勤奋练习,一心想要出人头地。原本还有些缺员的千户所顿时没了隐忧,新来的几家流放犯派不上用场了,便都被安排去了偏远的地方。
章家得知这个消息,还在暗地里庆幸,当年他们来到德庆时,主事的是粗心的万千户,而不是江达生,不然他们如今还不知在哪里呢。但等到他们听说那几家流放犯的姓名来历后,便打消了同情心。原来那几家都不是陌生人,基本都是当年拥护建文帝登基的功臣附庸,其中有一个,居然还是安庆大长公主驸马欧阳伦的得意门生。
喜欢斗鸾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