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白了,就是杨、卫两家倚仗自家所置产业的地理位置优势,一齐盯上了重修城西城隍庙的工程。
张雨好歹是渭南本地人氏,对卫家的情况虽然知之不详,却也略知一二。卫家大院坐落于是渭南西北,也是小有名气的殷富大户,田地家财应与杨家大致相若。
不管是修建城隍、土地等民间神明庙宇,还是为怀念英雄人物或泽披后世的名人修建祠堂,若非朝廷特地为此降旨,大多工程规模不大。朝廷为了安抚民心,通常会划出一片官地,拨付些许银两,以示恩泽。因为属于公益事业,当地的富商豪绅与诸多百姓,都会或多或少的集资捐助。纵然如此,单纯从经济方面考量,收益十分有限。何来涉利巨大之说?
在张雨看来,依据杨、卫两家的身家来说,这样的工程做不做都无所谓。除非是两家为了争面子斗气,否则完全没必要郑重其事的抢着来做。
但他知道杨照精明干练,卫冰如似乎也不是什么好相与的善茬。无利不起早的道理,他们应该都懂。莫非背后还另有蹊跷?
“表兄,恕我愚钝,不妨仔细说来听听。”
杨照略一思索,说道:“单就重修的工程收益而言,老实说我们两家都不看重。官府是否会下拨银两,根本无所谓,甚至百姓的集资捐助都是可有可无。”
“庙址是官地,两家上辈人在置办田地之时,也是大体以此为界。正因如此,我从生出这个念头的时候开始,就知道卫家无论如何都是绕不过去的,是以不得不主动上门相商。孰料卫冰如聪慧过人,当时便看穿了我的意图。”
张雨忍不住问道:“工程收益你们不在乎,听你的意思,还甘愿自掏腰包承担重修费用,难道是为了斗气?你们到底图什么呀?”
杨照答非所问的道:“你又不是没有去过城西城隍庙,好好想一想它的位置。”
“不就是临河不远的官道旁边的一座破庙吗?难道这个位置还有什么奥妙不成?”
杨照点头道:“正是。临河不远,官道旁边,其中奥妙就在于这两节。”
“渭南地处京畿,乃是长安与中原往来的咽喉要道,也因此造就了这一方的富庶繁华。但我早已留意到,根据眼下的情势,县城的城池规模已显稍小,城内各类商铺已呈拥挤之势。”
“城西城隍庙的主人,是本朝太祖皇帝的螟蛉义子,在从龙征战之时身受重伤,在送回长安的途中卒于渭南。因其并无子嗣,太祖皇帝下旨就地立祠以为纪念,后来太宗皇帝为了让其永享香火祭祀,又追封为渭南城隍。溯其根源,因而远比一般的城隍庙要大得多。即便如此,我已仔细算过,重修的所有费用最多也就两千两到顶了。”
“重修之后,当地百姓前来祭拜,过往行人商旅驻足歇脚,乃至文人雅士视为名胜古迹瞻仰游览,必会形成数量稳定的人流。若在附近的官道两旁修建商铺,从事酒楼、茶肆、客栈、货栈等行当,只要价格略低于县城,何愁没有生意?加之临河不远,除了取水、排水方便,还可以修建码头,根据河道的具体情形,购置相应的船只,从事水运。无论是从眼前还是长远收益来比较,区区两千两银子又算得了什么?”
张雨用心聆听了杨照的一番话,顿时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禁暗自感叹:牛人啊!杨照简直是个超级牛人!自己大大低估了千年之前的古人对金钱的敏锐嗅觉,极具前瞻性的商工头只不过是个筑巢引凤的幌子,人家的真正意图是要做开发商啊!
张雨皱眉问道:“既是早已有了这个念头,那你们早干吗去了?卫冰如既是能够一眼看穿你的用意,难道非要等你来提醒么?她为什么没有抢先一步动手?”
杨照苦笑道:“我先前在杨家是何地位,你还不清楚么?此事若要全盘实现,不仅投资不菲,且少说也须耗时一年,我怎可不慎?”
“卫冰如是卫家独女,也是在年满十六之后,在年初才全面当家理事。两家田地界址分明,彼此商号亦从无往来。平日只听说她心思聪慧,心情坚韧,作风凌厉,为人行事颇有几分男儿气概。或许她早就想到了,只是暂未对外宣扬。既是绕不过卫家,那便也瞒不住她。”
张雨酸溜溜的道:“看来你对她还挺了解的啊!就真没打过她的主意?不瞒你说,江县令在渭南呆不了多长时间了,何况官府只是从中走个过场,你们的发财大计成与不成,跟他没有半文钱关系。郑重其事的托我去探他的口风,有这个必要吗?”
杨照摇头叹道:“这些年来我力求在杨家站稳脚跟,耐心等待时机,过得并不轻松,于男女之事看得极淡。只要有个老实本分的女人嘘寒问暖,不让我闹心,我就心满意足了。像卫冰如那样强悍泼辣的女人,我真没什么兴趣。”
“正因风闻县令即将调任,我们才会那般急切。切莫以为报与官府是走过场,而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步骤。必须得到批允,一切才可称得上是合理合法。凡是历经科考而入仕为官者,会有几个蠢人?谁敢说与他没有半文钱关系?就算他一时失察,待到附近商铺开建,断无懵懂不明之理!若是气量狭小之辈,岂非后患无穷?”
“你要知道,江大人虽说官声不差,却也不是什么清廉自守之人,还不如在离任之前早作了结。至于新官上任如何应付,又是后话了。”
张雨直听得目眩神驰,想不到一
喜欢一世非凡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