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见到自己想要见的曹操,不过却意外的见到了司徒袁逢之子,现为虎贲中郎将的袁绍袁本初。
刘羽是在大将军何进府上见到的袁绍,袁绍身长貌伟,行步有威,豪杰盖世,武勇超群,袁家四世居三公位,门多故吏,故而袁绍生来就有一种骄傲神气,对于刘羽有些不屑一顾。
刘羽也不在意,反倒有些开心,要知道袁绍以后占据河北之地,必然会成为自己在这乱世争雄的劲敌之一,他轻视自己说不定还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呢。
俗话说,骄兵必败,往往轻敌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刘羽只是跟着自己的父亲,刘虞一般也就给其他人介绍自己一下,自己并没有多少机会给别人交流,不过见这些人自己不说话反倒落个自在。
刘虞以前都是不带刘羽去见其他朝廷大员,名士大儒的,可是病愈后刘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故而才开始带着他走访这些“大人物”。
其实刘羽还想见一个人,那就是王允王子师,可是王允如今并没有在朝为官。
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的受降过程中,细心的王允从农民军中搜查到一封中常侍张让的宾客所写的书信,信中涉及一些与黄巾军有关的内容。张让是当朝掌权的大宦官,权势很大,极受皇帝宠爱。王允也不计较利害关系,他怀疑张让与黄巾军私通,便进一步追查,把其中的具体细节全部揭发出来,并且写成奏折上奏皇帝。
汉灵帝大惊,立即召张让进宫,怒气冲冲地指责张让,并要他交待实际情况。张让一向在朝中自以为是,指手画脚,也没想到有谁敢在皇上面前揭露他,因此见到王允的奏章后吓得半死,急忙叩头谢罪。
可张让是何等狡诈圆滑的人物,他在回答皇帝时,不仅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反而说王允忌妒陷害他,说自己对陛下,对朝廷是如何如何忠心耿耿,没有丝毫与黄巾军私通和背叛朝廷之意。灵帝本就有意偏袒张让,加上被张让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自认为他无罪,也便不再追究。
张让脱罪后,对王允心怀忿恨,一心想伺机打击报复王允。第二年,张让终于找到一个借口,将王允逮捕下狱。
不久,正好赶上朝廷大赦,王允免罪释放,还复刺史原职。可是,睚眦必报的张让并没就此罢休,没出十天,他又以另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王允治罪,王允再度入狱。
大将军何进、太尉袁隗,司徒杨赐联名向皇帝上书,替王允求情,希望汉灵帝能够赦免王允。等到第二年,王允才被免罪释放。
当时,朝中宦官当权,张让阉党凭借权势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刚刚出狱的王允虽对张让等人的行径深恶痛绝,但因力量有限,只得改名换姓,离开都城洛阳,辗转于河内、陈留之间。
本来还想着跟着自己的父亲一起去拜见王允,自己如若向王允求取他府上的歌姬貂蝉,以此时的王允自然还不知道貂蝉的重要性,自己应该很容易能够得到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
可是这种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好事,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临到自己头上的,刘羽好一阵失落。
此后,刘羽对待这些就有些厌倦了,因为自己想见的那些乱世诸侯大部分都没有在洛阳城内,在洛阳的都是些忠于汉室的官吏,刘羽知道自己以后跟这些人也不会打什么交道,也就跟着刘虞应付过去。
中平四年很快就这样过去了。
新年一过,刘羽便在等着汉帝听从刘焉的谏言改置州牧,这样一来,自己的父亲就要被任命为幽州牧,自己就能跟着父亲离开帝都洛阳去闯一闯自己的事业了。
自中平五年(188)二月开始,中原黄巾余部纷纷起事。二月,黄巾余贼郭大等于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东郡等地。汝南郡葛陂黄巾军再起,攻没郡县。
三月,屠各胡功杀并州刺史张懿。
三月末,太常江夏刘焉见王室多故,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离叛。宜改置牧伯,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刘焉为了躲避战乱,请求自己为交趾州牧,朝廷起初不从。
侍中广汉董扶私下里对刘焉说道:“京师将乱,益州分野有天子之气。”刘焉于是改变主意,请求去益州。正好益州刺史俭横征暴敛,有关他的残暴统治的民谣广泛流传,又在上耿鄙、张懿皆为盗所杀。
刺史本为一州之监察官,东汉以来,渐向地方行政官转化,掌控一州军政大机,灵帝为了镇压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于是听从刘焉之议,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
于是朝廷下令以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东海刘虞为幽州牧。
于是,州牧成于居于郡之上和行政长官,握有一州行政大权,职位甚重。从此州牧各据一方,形同割据政权。这种状况最终演化成为汉末诸侯割据分争的局面。
刘羽早就知道他的父亲刘虞会被任命为幽州牧,对这个消息并没有太多惊讶。
至于刘虞为什么会被任命为幽州牧,无外乎刘虞是汉室宗亲,由于去年张纯张举在幽州作乱,此时的幽州混乱不堪,而刘虞以前曾任幽州刺史,在北方的威信很高,故而朝廷再次任命他为幽州牧,想要借此来稳定幽州的局势。
刘虞被任命为幽州牧的诏令传到之后,刘羽对着刘虞说道:“恭喜父亲大人,朝廷寄重任与父
喜欢重生之汉末一统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