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个人魅力对旧的社会制度与价值取向,也起着摧枯拉朽、非同寻常的作用。原有的价值信仰体系或行政权力系统之所以失去合法性,除了已经衰败,更是由于新的充满生机的新权威的挑战。中国老百姓也许已习惯于几千年的人治统治传统,当他们欲表达自己内心对新制度的拥护时,往往直接表现为对这一制度人格代表的个人崇拜。这样,正如蒋介石成为黑暗旧中国的化身一样,*自然而然地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等同于光明的新中国,就是思想界之先驱、精英,亦多作如此观。正如抗战胜利后,*应邀赴渝谈判时,在国民心目中,中国的前途命运,到底由“谁主沉浮”,不仅取决于当时两党的政治力量与军事力量的对比,同时也体现于两党最高领导人个人的人格魅力的对比。当时一个多少含有偶然因素的事件,竟使蒋介石在*面前败下阵来。当时,著名的民主人士柳亚子等人索句于*,*当即录下《沁园春·雪》相赠。词章在报上一发表,竟然顷刻轰动了山城整个思想界、知识界和文化界。大后方的知识分子对久居于山区的*本来知之甚少,然《沁园春·雪》中所蕴含的胸襟、气魄,所体现的才思、文采,却令他们大为震惊:这不就是集圣贤与王者于一身的当世“风liu人物”么?这不就是治平天下的民族大救星么?相形之下,身着戎装、不苟言笑、神情刻板的“蒋委员长”,不也就成了那“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一介武夫了吗?当知识分子们为毛词所倾倒,纷纷唱和时,这中国文人式的对话,实际上已不自觉地为日后他们在各方面全方位地接受**奠定了文化的、心理的基础了。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从权威的组织机构来说,确实是千真万确的。*在气质上是一个独行特立的创造性奇才,他从不满足于现状,从不满足于既定的一切,总是以其深邃的、富于独创性幻想的头脑,以其深邃的哲理的理性视角,在不断地思索、判断,不懈地追求一个更加完美的境界。这样,社会的客观需要,再加上*个人的这种难以颖悟、难以言表的具有神秘乃至神圣色彩的绝对权威地位,当*领导下的革命者给中国带来独立、统一、和平的生活时,人民也怀着由衷的拥戴、信赖之情,继续将民族、国家未来的命运托付于他,由衷地相信在他的领导下,中国的事业定能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的胜利。更何况新中国的建设、超越世界发达国家即超英赶美,也是一场不亚于民主革命的和平式战争,同样需要全民族的宗教般的热忱与信仰,大家庭式的团结和无私的个人奉献、个人牺牲精神。
随着年岁的增长、经验的积累,思想体系的日臻完善,*的智慧也日臻成熟,其个人的人格魅力也与日俱增,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时时以神谕般的片言只语,传递着其中的底蕴,致使每一个见到他的人(包括中国的和外国的)都油然而生一种身不由己的敬畏。即使极少数清醒深刻者在理智上稍有相左,但在情感上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忠诚与坚贞。正如远在海外的一个学者所说,他虽然对*感到绝望,但是“对*依然怀有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倾心”,他从*的诗词中,体味到*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深刻感受,压根儿无法抵御这位圣哲意境高玄的人格魅力。
*个人的人格魅力,还充分体现在,他与中国古今的许多名人不同,并且时时反其道而行之,他有声有色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反传统忠孝之道的人,他屡屡抨击大人物压制小人物、老年人压制青年人的传统规范,反复论证了青年人和小人物身上有着无穷的创造力的观点,一贯将希望的目光投射到富有创造灵气的青年人身上,视之为“八九点钟的太阳”,鼓励他们解放思想,充分展示他们的创造灵气。
*的宏伟瑰丽的奇思异想,反抗传统的狂放气魄,严密完整的理论体系,从民主革命到*,他个人的人格魅力逐渐发展到了极致,达到了巅峰。他个人的权威,别人对他的由衷崇拜,也随之登峰造极。如此一来,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就维系于他作为一个伟大领袖的个人的喜怒哀乐。如同历史上的其他伟人一样,他的一生,演出了两出人格魅力的戏剧,尽管扮演的是同一角色,但令人遗憾的,却是以悲剧告终。
*在其一生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既是个成功者,又不是一个完全的成功者。一世伟人已溘然长
喜欢我经历了,你没有!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