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大人,这个四目到底犯了什么事?竟然压到了你刑部大牢里去了。”在去刑部的路上,赵圣对这个四目很感兴趣,一个小小的混混能被关到刑部大牢,绝对是做了一件什么大事。
听太子问话,鲍顺忙解释给赵圣听。“太子圣明。原本这四目只是一个小打小闹的无赖,想住我刑部大牢,他还真有点不够格。一般欺压乡里,打闹街市之人当地县衙都能管理,可是这个四目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居然打了当地一个地主家的儿子。”
“难道四目把人打死了?”就算是打了朝廷大员的儿子,也只能办他一个打人的罪名,还是在当地县衙办理啊。
“太子聪慧。告这四目的罪就是杀人潜逃。”鲍顺看了看赵圣吃惊的表情,接着说:“可是根据微臣调查,这个四目当时并没有潜逃,更没有杀人,因为被打的那人根本就没死。”
这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天特别多。人没死怎么能告四目杀人罪呢?听了鲍尚书的解释,赵圣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这事情的起因是四目的一次午休。事情发生在今天收完麦以后。
在古代的农村都有一块面积大,地面平整的麦场。麦场的作用就是晒麦子,将麦子从麦秆中脱离出来。农民将打回来的麦子扑在麦场上,通过日晒使麦秆和麦穗变的干脆易破,然后在驴或马或者骡子后边拴一个石碾,用石碾压过带麦秆和麦穗的麦子。富裕的农民或者地主都有用木板做的木锹,用木锹将带麦秆麦穗的麦子扬飞到空中,利用风将较轻的麦秆和麦穗吹离出来。在农村什么都是精贵的,分离出来的麦秆被堆积起来,形成麦草垛。麦子越多,分的麦秆越多,麦草垛就越多。
四目和地主家的儿子发生冲突就是因为麦草垛。那天中午,四目和他的手下很无聊。无聊的他们就走到一个村的麦场里,这时的麦子已经晒完了,麦场已经有垒起了一个个的麦草垛。
他们到麦场的时候刚好是中午。这天中午,天气特别的热,四目和他们的小弟走到这个麦场就走不动了。他们开始的时候还只是躲在麦草垛的阴凉地里歇凉,也不知道是谁的手贱,把人家垒的好好的草垛拉开铺到地上当床睡了,其他人看这人这么舒服,也都有样学样的拉了草垛铺在地上睡觉。
就在这个时候地主家的儿子牵了一条狗过来了,也不知道是地主家的儿子故意找事还是无意中遇到的,反正就是地主家的儿子看到他家的草垛被人拉散了,气愤的就让他的狗上去咬人。四目这帮人自然不会吃亏,看对方只有一人一狗,二话不说上围了上去。狗上去还没一个照面就被人用棍子打死了,看见自己的恶狗都搞不定这些人,地主家的儿子转身就跑,结果是没跑了,被人拉回来打了个鼻青脸肿才放回家去。而四目这些人也有点缺德,居然把打死的那条狗拉了回去,自己煮了吃了。
自己被人打了,爱犬现在连个尸首都找不到了,地主家的儿子整天在家里闹事。这家就这一个独苗,平时那个惯啊。现在孩子一闹,没人能管得了,只能把四目告了。四目虽然是户县的人,但是他并不固定在户县带着。
户县的知县收了地主家的银子,所以很卖力的破案,可是到了别人管辖的县,户县知县是没有权利拿人问案的。所以这个户县的知县就给地主出了个主意,先让地主的儿子在家里躲几天,再让地主告四目一个杀人潜逃罪。
知县的意思是把四目抓住,然后将他痛打一顿给地主家出出气。过一阵再说地主家的儿子没有死,是出去请医生了。然后就把四目放了,那四目这顿打就算白挨了。
可是事情出了点麻烦。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知县的这个主意上,知县拿人的时候定的罪是杀人潜逃,这罪可是杀头的罪。四目的弟兄一看四目就要被官府杀了,忙到刑部来闹事,四目手下这一闹,就把事情给闹大了,四目就被带到了刑部大牢。
本来刑部早就结案了,可是这时王达宁不知道从哪打听到四目在这里,硬是把人给压下了。不放人自然不能结案,连给户县知县和那个地主的处罚都不敢发。
鲍顺当时那么听王达宁的话不是因为他早早就看出了赵圣的魄力,而是这件事根本就不算是个事。反正四目是冤枉的,刑部已经查清了,就算以后有人怪下来,也有户县知县顶着。在鲍顺看来,虽然太子不怎么样,但是顺水人情送一个算一个,出事不用自己顶,人情又能自己落,这样的好事要谁谁都会干。
听到这里,赵圣笑了。他本来想能压在刑部大牢一定是犯了大案子,没想到这个案子居然这么搞笑。赵圣现在已经不需要皇帝给他的特赦令了,现在他只要让鲍顺正常把案子结了就行。
赵圣本来就是一个不希望利用特权的人,要不是他急着要收拢四目那帮手下,他才不会请皇帝的特赦令呢。现在既然不用特赦令也能将事情办了,自然是不需要用特赦领了。
“这样鲍大人,我今天就不去领人了。你按正常手续把四目这事办了就行。然后你告诉我什么时候结案,到时我来接人就可以了。这样也不用给唐大人他们留下什么话头。”
“好。微臣这就去办。等这案子快结的时候微臣到太子俯给太子送个信。”鲍顺一口就答应下了赵圣的要求。放着特赦领不去用,干吗还要按程序来审案?麻烦!搞不懂的太子,反正无所谓,结果都一
喜欢明后战国史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