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辽义最后只能让鲍顺向大家汇报一下他审理案件的过程,他想从鲍顺的审理过程中寻找出一些破绽。
最后还真让他找到了。说是找到了,还不如说是唐辽义的想象。刑部审案谁不知道,先是问,再是打,然后才是找证据。唐辽义也是按照以往的思维模式判断的审案过程,所以他认为刑部能得到四目无罪的证据,是因为刑部对地主或者户县县衙用了刑,既然用刑那就可以向屈打成招上靠拢。唐辽义最后说,他害怕知县是被屈打成招,为了做到每一个好人不被冤枉,所以他建议重审。
听到这里鲍顺在当场就流汗了。他不是害怕,而是后怕。这件案子是赵圣关心的,所以有什么进展鲍顺都要汇报,下步要做什么鲍顺也会汇报。
前几天在收押了户县县衙和当地地主后,鲍顺准备先问,如果问不出来就动刑。这样的想法直接被赵圣否定了。赵圣说,给这两个人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同时也是威逼加利诱。
滥用职权和诬陷他人都是大罪名,被鲍顺收押后,知县和地主都已经打好了注意,死抗。要不然知县绝对是直接撤职,地主是没收家产。
既然知县和地主有了这样的打算,鲍顺当天必然是问不出结果的。赵圣听了这里,就觉的这个鲍大人有点笨,问案的方法有点问题。当天我赵圣就去了刑部,给知县和地主做思想工作。在做思想工作的时候,赵圣说,如果他们现在主动承认错误,那这事就算是误会。可如果他们死抗,那这事就算是滥用职权和诬陷他人。
上嘴皮和下嘴皮一动,谁都会说。但是如果自己真的承认了错误,谁能保证这事就算是误会呢?这时赵圣自己就自言自语起来:“其实这事吧。照我想,应该算是一个误会。……
“听说那天去县衙报案的是地主家的仆人。仆人为什么会报案呢。因为在地主儿子被打伤后,地主就出门找了大夫。可是呢,到了下午只有地主一个人回来了。而在地主回来后不知道和地主婆小声说了声什么后,地主婆居然哭的不成样子。那个仆人就估计啊,是不是地主的儿子已经死了。所以他就去报了案。……
“有人报案知县自然受理,并且发了通缉令抓人。这是作为一个知县应该做的啊。……
“可事情的真实情况不是这样。原来那天地主带他儿子出去确实是找大夫去了。可是大夫说没有什么外伤,要留在大夫那里观察几天看有没有内伤。而那天地主回来后给地主婆说的话是,儿子没外伤,现在需要观察看有没有内伤。地主婆当时又是心疼儿子,又是伤心这两天见不到儿子,所以才痛哭了起来。……
“到后来为什么地主不去消案呢?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仆人报了案。那仆人为什么在看到通缉令后没有消案呢?因为过了两天他看到公子回来了,还以为知县知道了,而四目的那个通缉令他还以为是四目又犯了其他的案子。”说完这些话,赵圣就唉声叹气的边说应该是这样,边向刑部大牢外走去。鲍顺本来是陪着赵圣的,当场的事他看到了也听到了,他也跟着赵圣走出了刑部牢门,走的时候他也说,我认为应该也是这样。
出去后,赵圣就吩咐鲍顺用诱导的方式把刚才的那个结论诱导出来。当天问案的过程基本上是鲍顺问,知县和地主只回答是。
“户县知县,是不是地主家的仆人去你那里报的案?”“是。”
“小地主,你那天是不是你带你儿子出去的?”“是。”
“你儿子是不是被大夫要求住到他那里观察几天?”“是。”
“你是不是不知道四目被告了?”“是。”
“四目打了你儿子,你为什么不告他?”“是,恩,不是。不是大老爷啊。我是说,我不告四目是因为,是因为,因为……我认为这是两个孩子在玩的时候不小心的小摩擦,如果这也告官,那不是给官家添乱么?”
“恩。说的也是这个理。知县,你是不是不知道地主家的儿子没有死?”“是。”
“你是不是已经派人调查过,确实发现地主家的儿子那两天没有在家?”“是。”
“看来都是误会。但是,由于户县知县未调查清楚就武断断案,导致四目受了牢狱之灾。因此,本官判户县知县罚俸一月。户县知县,你可有什么不服?”才罚俸一年?跟没罚一样。谁还不同意啊。“鲍大人,下官知罪,小官没有不服。”
“小地主,你仆人前去衙门报案你居然不知。本官制你个官家不严之罪,罚你白银五十两。你可有不服?”
“大人,小民知罪,小民没有不服。”
四目的案子就这么结了,就这么糊涂的结了。虽然和赵圣一惯的原则不一样,但是案子还是结了。毕竟赵圣只是想让四目出来,而且这个结论和事实也基本相同。
在朝堂上,正在为后怕而出汗的鲍顺,现在觉得在个太子太英明了。当初如果真的用了刑,那今天还真说不清了。
鲍顺擦汗的动作被唐辽义看的是一清二楚,看到鲍顺擦汗,唐辽义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最后事情解决的办法是去户县押人,把知县和地主都叫来。在明天早朝的时候重新审理这个案子。由于整个故事都是编好的,所以在第二天的重审结果也可想
喜欢明后战国史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