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梅山一带,“梅王”指的是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抗击官军战死的“蛮酋”扶汉阳,但据《宋史》记述,扶汉阳身份为“左甲首领”,只是“梅王”的属下,并非“梅王”。真正的“梅王”应是苏轼《东坡文集》中记述的“峒主苏甘”。该文献记述其诗友、时任邵州防御判官的郭祥正奉命招安“梅山峒蛮”,偕章、蔡煜等“说谕其酋,见峒主苏甘”(见《东坡文献酒池笔记》第19则)与苏甘谈判,几经反复,苏甘终于放弃抵抗,纳土投降,梅山蛮徭“争辟道路以待”。这是中国古代文献记述苏甘其人的起始。据此可知,苏甘系代表梅山峒区向宋神宗纳土投降的总头领,即总峒主,也就是梅山王。此后,对苏甘的种种解说相因而生,却无一家能明确说出梅王苏甘的世居地,笔者认为,梅王苏甘是今冷水江市岩口镇人。
中国科学院姓氏研究会编纂的《中华姓氏史话》载:“早期迁至湖南新化、安化梅山一带的苏氏,称为‘梅山蛮’。”清乾隆进士、湖广总督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六十九》载:“章招降梅山峒蛮,蛮姓苏氏,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西接辰,北接鼎、澧,招降之,籍其民万四千八百余户,田二十六万四百余亩,均定其税,伙岁一输,筑武阳、关峡二城,置安(新)化县,隶邵州。”经过清乾隆帝眉批过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亦载:“梅山峒蛮苏氏,旧不通中国”。民国著名学者、新邵坪上人李抱一先生研究得出:“宋以前,梅山土酋大姓虽云苏氏、扶氏,然扶氏之显,不及苏氏。熙宁以前,盖已为苏氏之梅山。”并写《新化苏氏宜宗梅山苏氏说》刊入民国二十一年《苏氏五修族谱》。
史籍虽然没有明确苏甘原居地的准确方位,但对朝廷所设的防梅关寨——阳硐寨却记述甚详。《娄底地区志·军事篇》载:“宋初,为镇压梅山蛮,在新化阳硐村置水竹寨”。《涟源市志·军事》载:“宋初,朝廷为镇压‘梅山蛮’,在今财溪乡阳硐村置水竹寨”。清同治《新化县志·舆地》记载:“历代防守之地,唐以前无考,宋初,‘梅山蛮’为患,置水
竹寨于今阳硐村以御之。”阳硐水竹寨所在的阳硐村今属涟源市三甲乡财溪,旧属新化县太阳九都即民国时期的新化县大同镇,为邵阳益阳交通要冲,附近的村、山、矿皆因阳硐寨而得名,如阳硐村、阳硐山、阳硐煤矿等。其具体位置随“梅山蛮”势力的盛衰而不断北移。如唐、五代时梅山蛮势力最盛,朝廷的防梅关寨筑在今梅寨坳和三口关,宋初撤梅寨,筑水竹寨于今水竹茶亭址,后蛮势式微,朝廷又撤水竹寨,置阳硐寨于今阳硐山,苏甘纳土归宗后,阳硐寨又北移至杨梅岭南麓,已深入梅山西峒腹地。其北部就是冷水江市岩口镇,是苏氏聚居的“九岭十八坡”。古代战争因兵器所限,两军对垒的距离不可能太远,其军事设施也将很近。我们排查了现在仍居住在这一带的陈、梁、谢、黄、钟、李、阳、肖、辜、柯、闵、况、易等主要姓氏,他们都系宋神宗开梅后,从江西迁徙先至湖南各地后再陆续迁至阳硐寨周围定居的,宋以前,唯有苏氏聚居在阳硐寨北部的岩口、铎山、毛易、梓龙等乡镇,显然朝廷建阳硐寨防梅就是防岩口苏氏。
《全宋诗》收录了郭祥正的《将归行》、《再游花山》等诗。郭祥正初知武冈军,后迁邵州防御判官六年,是第一位入梅山西峒招谕梅山苏氏的北宋官员,与苏甘曾有多次接触,在开梅置县过程中功劳很大。他在《将归行》的诗中写道:“低徊却入邵陵幕,梅岭招降建城廓,lùn_gōng第一遭众谗,断木浮沉委沟壑”。(仅录四句),此诗记述他在邵陵(即邵阳)的梅岭(即岩口的杨梅岭)招降“梅山蛮”(即梅山苏氏)建二城(即武阳、关峡)二邑(即安化新化县)功劳大得很,却不能被当局承认,故愤而辞官归隐,以泄不平。冷水江境内现有的几处小地名如“梅岭”、“花山”、“石槽铺”及有关联的“邵陵”能同时出现在宋神宗时代的三首古诗中绝非偶然,更不是笔者牵强附会。
根据苏氏谱记资料,岩口苏氏始祖苏得常老宅周围(今冷水江市岩口镇土朱)的出土文物如插旗石、上马石、下马石、48间马栏遗址、战鼓山遗址、老寨岭的刀剑、金龙寨筑垒之砖石、苏得常解元公的疑象、朝廷所设关防寨防遗址、名胜古迹及民间传说推论,苏得常不是一般的富户人家,所有军事力量也不是一般的看家护院,他有一支极具进攻力的马军,他的四个兄弟五个儿子四个侄儿如“甲一郎”、“甲二郎”、“甲三郎”都是武士。查“甲”字全文为“”,人头为甲即兵卒之头领,上古盔甲以革为之,以护胸背头腹,故“甲x郎”、“左甲”、“右甲”通通都是梅王的将。他及他的家族据有发达的资江水域及诸山地,给他提供了军事、交通、物资供给方面的便利,特别是便捷的资江水道和两岸隐蔽的丘冈山地更有利于他军事上南北迂回进攻转移,为他成为湘中腹地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他在龙山脚下的“九岭十八坡”结营扎寨,不懈地南北征战,战旗一度插向长沙益阳、鼎澧沅湘、武冈靖州及至桂北各地。
从年龄上考证,苏得常生于宋仁宗康定元年庚辰(1040),宋神宗开梅时苏得常刚满32岁,正是雄心
喜欢风云梅山传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