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大气护盾的星球会是难以攻击的目标。高能雷射会被大气吸收或偏折而大幅影响威力与射程,粒子炮则会被大气分子干扰而影响弹道,威力也嫌不足。反物质粒子炮则由于会与大气分子产生大量歼灭效应因而会使其在大气内的弹道无法预测,甚至在空中便被消耗完毕。唯一的方法是用低速磁道炮发射表面有隔热层,速度不高的大质量弹头轰炸星球,为了顾及威力,可能还得动用核子弹头。总之一句话,攻击具行星并不容易,特别是具有大气层的行星更是困难。这在以后的行星强袭登陆篇会有更深入的解说。在这里要指出的是低速大弹头的磁道炮很可能是行星降下作战部队所能获得的唯一的舰炮支持火力。而这种弹头质量与体积太大,无法与一般太空战斗中用的磁道炮弹头共享线性发射轨,必须使用特别(轨距比较宽)的轨道。幸好此种轨道亦可用以发射飞弹,不至于沦为单一用途而减低整体的战斗效益。
4.飞弹(missile)
大家所熟知的飞弹也会是太空战斗中使用的的主要武器之一。但有几点要注意,与一般印象稍微不同的是太空战斗中用的飞弹会非常大。目前只有一种飞弹可大约类比,那就是洲际飞弹。原因非常简单,小型飞弹不可能追的上也不可能打的中目标。现今的飞弹之所以可以做的很小,小到甚至可以由单兵携带完全是因为使用化学推进剂。在目前所有推进系统中,最简单也最小的推进系统便是使用固态燃料的火箭引擎。大家应该都曾放过冲天炮,没错,那就是最小最简单的火箭。其它如液态燃料火箭与pēn_shè引擎之类的体积就会比较大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太空船还在用化学火箭当作主要动力的时候,太空战斗是打不起来的。这就像还在使用蒸气机的年代不会直升机空降突击作战,还在使用螺悬桨飞机的时候不会有洲际飞弹一样。当人类进行大规模行星间飞行的时候必定至少是使用核能引擎,可能是核分裂,更可能是核融合动力。这才能够让太空船以经济上能够接受的速度与价格在行星间航行。而想追上核动力太空船就必须要使用核融合动力的飞弹才行。使用化学火箭的飞弹其速度在光束近迫防御系统眼中不会比爬行中的乌龟快多少。
核引擎是可以在技术成熟后缩小,但基于其特性,能够缩小的程度会有限制。比如核电机组也没法缩小到能够装进汽车的引擎箱里面。能够装到飞弹上的最小引擎有多大?这可以依照飞弹的飞行性能来分析。因为是在侦察到敌人位置(至少是大略的位置)后才发射,飞弹需要的是在几十分钟内的短时间内加到最高速的能力,不能像太空船一样可以悠闲的花上几十个小时甚至数天的时间来加速。因此体积小,高效率但低推力的核能离子推进系统就被否决了,必须使用具有大推力能在短时间内加速的热推进系统,这就表示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推进系统是跑不掉的。再者,核融合燃料多半是轻元素(核分裂则使用重元素),因此燃料箱会有庞大的体积。
而为了要增加速度追上太空船,甚至要能够达到军舰的十倍以上的速度以尽快穿越其近迫火力圈,飞弹的燃料必须带的够多,同时弹头重量必须尽量缩小。又因为大型军舰非常不容易击毁,而太空中的军舰会比地球上的同级舰更不容易被击毁(原因在以后的章节会有进一步说明),因此弹头威力必须够大,数百吨到上千吨*当量威力的弹头是跑不掉的。但为了速度需求又不能真的装上数百吨重的zha药弹头,于是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低威力的战术核子弹头。
根据前述推论,我们可以大致描述一下太空战斗中飞弹的形式,基本上本体形状与大小和现在使用的火箭非常像(目前的icbm重量多在数十吨到上百吨左右),但将会采用最先进的小型融合引擎,使飞弹弹头的终端速度能够达到秒速数千公里甚至数万公里以上。这使其得以在数十秒内突破目标的近迫火力网以增加生存性。其携带的弹头应该具有千吨级核武的威力,而为了在强大的光束武器近迫防御网中残存下来以击中目标,可能会采取多弹头的方式。
例如一枚飞弹携带十个弹头,在目标的近迫火力圈外释放,弹头群分布面积则以目标为中心含盖一个区域以增加目标闪躲时的命中率。现在假设核融合火箭引擎可以缩小到每颗50吨的水平,则一枚100吨重携带十个500kg重的末端归向核弹头的飞弹速度大约会在秒速8600公里左右。如果能把引擎缩小到20吨,则整枚飞弹的大小便可以减半,可以用50吨重的飞弹携带同样数量的弹头达到一万公里的秒速。换句话说,引擎技术是飞弹运用的关键。
至于飞弹的优点则和轨道炮相同,射程几乎是无限大的,威力也不随射程降低。只不过飞弹具有导引能力,所以有效射程会远比磁道炮大许多。只要得到目标座标矢量的话,飞弹甚至可以射击数十光秒到数光分距离远的敌人,当然这得花上数小时的飞行时间。攻击远方敌人时飞弹会在发射后把燃料烧到剩一点点以加到最高速,之后关闭引擎采取惯性航行,直到接近目标后再开启引擎做最后的修正,进入敌人近迫火网前切离推进段,释放大量体积与热讯号较小的弹头以增加生存性,而推进段的最
喜欢太空航行与作战技术导论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