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蟋蟀们隐在草丛中高唱战歌,为了地盘与繁衍的权利彼此搏杀。但在人类听来,却是一片静谧和谐的田园之音。
一位女子停下吱嘎作响的老纺车,起身捶捶腰,手捧油灯轻手轻脚走向东屋,那是她儿子的住处。
自从白三娘有了儿子,一人身兼严父慈母,每日忙里忙外,蓬头垢面,早已经忘了胭脂花粉是什么东西。尽管如此,微弱灯火依旧映亮了一张俊俏妩媚的面孔,眼角的岁月痕迹掩不住她动人心魄的美丽。
这张脸蛋曾经给她招来莫大的麻烦。当年在上浦村,她自称“张氏”的时候,村里许多家庭的和谐都被这外来的俏寡妇破坏。
其实她什么都没做,只是村里女人们收不住男人的心,也管不住男人的脚,“张寡妇”门前的是非便多了起来。白三娘每个月都要派发七八记响亮的耳光,谁近身动手动脚就送给谁,绝不偏心。可男人们还是像癞皮狗见了肉骨头,耷拉着舌头流着口水,绕在四周团团打转。
村里的女人不怪自家老公猥琐,却将罪责都推给了“张寡妇”,自动结成了同盟,一起明里暗里指桑骂槐,“狐狸精”、“烂货”之类的字眼挂在她们嘴上,萦绕在白三娘耳边,甚至半夜也有人到她家门口挂破鞋,她儿子同样免不了被村里小孩骂“野种”。
而男人们为了安定家庭,虽然在无人处经常对白三娘嬉皮笑脸风言风语,当着老婆的面也是一样要凶巴巴骂她“贱货”的。
不过,令人厌恶的上浦村村民如今都已从世上消失了。
原本白三娘为了不暴露身份,还是会继续忍耐下去。可是九年前,白鹏七岁的时候,忘了娘经常叮嘱的“不可跟人打架,不可暴露武功”,为了一个纸鸢,不但用出武功,还打伤了地主的儿子,非但打伤了地主的儿子,更打晕了地主家的武师,一个身强力壮的少林俗家弟子。
熊世贵熊老爷是混江湖跑买卖的,家里养了一群武林好手,自然要为儿子讨公道,而且他怀疑如此厉害的儿童背后必有高人,所以带来了几乎全部的手下。
后面的事顺理成章,熊世贵很少下乡,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艳名远播的“张寡妇”。一见之下,熊老爷心猿意马。纵然“张寡妇”苦苦哀求,愿意尽力赔偿,可他坚持“张寡妇”用身子来赔。
当时,村妇们时常鄙夷地评论张寡妇是“坏女人”,但她们全然不知这位张寡妇真正的身份,更想不到她当真“坏”起来是什么样子。
无论上浦村的村民,还是熊老爷及其武艺高强的手下,都不知道张寡妇在江湖上还有一个名字:鬼仙子。
“得罪阎王,死一人;得罪鬼仙,死满门!”
这句江湖传言,基于无数血淋林的事实:凶残的女魔头鬼仙子,一旦出手杀人,必定屠灭满门斩草除根,老弱妇孺一个不留,不会有别的结果。
所以,既然熊老爷执意寻死,鬼仙子只好满足了他,按照“得罪鬼仙死满门”的规矩,顺便给熊家灭了个门,连同整个上浦村,一条活狗都没剩下。
鬼仙子出手特征太明显,仇家闻风而至,但她也灭口得足够干净,走得足够迅捷,成功逃之夭夭。
母子俩再度隐姓埋名,一路乞讨着逃亡,最后来到乌程县尖榆村定居,这里的邻居们还不错,对白三娘都很客气,男人们也规规矩矩。并非此地居民品德格外高尚,而是因为帮三娘买下这房屋和田地的,乃是县里人人敬畏的赵四老爷。
赵四老爷顶着举人功名,县太爷见了他都要称呼一声“赵兄”,而且他开了个“赵家武馆”,门徒众多,称得上文武双全,又是县里数一数二的财主。村里人搞不清白三娘与赵四爷的关系,自然不敢对她造次。
白三娘认识赵四爷的时候,正带着儿子在乌程县城里乞讨,结果被赵四爷纠缠不休。
赵四爷不算太好色,他瞧上的,并非白三娘,而是她儿子白鹏。
当时一个富家少爷跟卖糖葫芦的小贩吵闹,将人家的糖葫芦四处乱扔。七岁的小白鹏身手敏捷,跃向空中一把抄住旋转飞行的糖葫芦,尚未落地就塞入口中狠咬。
赵四爷不知白鹏从襁褓中就开始修炼,更不知白三娘是凶名素著的女魔头,只以为遇到百年罕见的武学奇才,软磨硬泡,请客吃饭,还答应照应白三娘母子的生活,帮他们买地买房,才终于得到三娘点头,送白鹏去了赵家武馆,这一练,就是九年。
白三娘自己当年学艺就不怎么用心,其实也不大会教儿子,除了强迫他“不许玩,好好练”,并不懂得如何引导,儿子能去正规武馆学一些扎根基的功夫,也没坏处。关键是衣食从此有了着落,母子俩又安定下来。至于真正高深的功夫,还是得要白鹏回家悄悄练的。
赵家武馆挂着“赵家飞龙拳”的羊头,卖的却是“少林长拳”的狗肉,过不多久,白三娘就认定赵四爷是个自吹自擂的骗子,唯恐耽误了儿子的前程,决定叫白鹏退出赵家武馆。
重大的转折由此而生。
赵四爷当然不肯失去白鹏,便立刻开香堂收七岁的白鹏为入室弟子,对他提前开始“特别训练”。特训的内容,就是进入一间石屋,与赵四爷抓来的重罪逃犯生死格斗,不限招数,没有规则,开门时谁站着谁赢。逃犯若胜,许诺赠送银两释放,否则就算他不死,也要移交官府,这逃犯哪有不拼命的道理?
比白鹏大了两
喜欢断水离愁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