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包围中心的华雄大声喝道:“变方阵迎敌。”
命下发出,汉军周边靠外围士卒立即调整方向。变冲锋阵型为厚实的方阵。
变阵之后,因外围士卒都是对外,前冲之势立止。与羌部处于正面交锋之态。
与此同时,领右军的李催也已与胡部展开激战。
西域各族都以骑战见长,但是所长又各有不同。
羌骑以游击,包围式的野战闻名,胡骑名闻于世的,却是他们的骑射。战国时著名的赵武灵王,所学的胡服骑射,便是学的胡族作战之法。
胡人多数臂力大,所用之弓也较一般的弓射得更远。所以每次交战,必是先借助奔马之速,再以强弓射之,往往是尚未交锋,已经大损敌兵。
对于这一点,长年与西域各族做战的董卓岂能不知,所以他安排了弩箭兵及枪盾兵为右军,目的便是以兵种来克制对手。
在李催的指挥下,枪盾兵前,弩箭兵后的列阵。
此时胡骑又冲击李催军前方三百步处。
李催大喝道:“盾兵前行一步列盾阵,长枪兵准备,弩兵攻击!”随着他这声令下,五千重盾兵整齐的向前跨出一步,蹲下,同时将手中足一米多高的重盾举起,以肩顶住。
同时,五千长枪兵将手中长枪从盾阵缝间伸出,直对对面漫地而来的骑兵。
这五千长枪兵才把防守阵形列好,便听身后“嗖。嗖”声不绝,那五千强弩兵,以将手中射程达四百余步的弩箭射出。
弦声方响,便只眼前一黑。数不清的弩箭从身后飞出。因箭多且密,以至于连阳光都大受遮挡。
在汉末时期,弩箭已经在军队中广泛使用,因其射程远,杀伤力强,且不象弓纯靠手力而是通过弹簧机括之力来发射,故深受军队欢迎,只是因弩的制作相对来说比弓复杂得多,且成本也远高于弓。故而还无法弓在军队中的主要作用。此次出征,董卓深知胡族的骑射功夫历害,且胡兵的弓射程远于一般的弓箭,故特地向朝庭要了这五千具强弩来。
这五千强弩果然收到奇效,一轮激射,冲在前列的胡部奇兵立时人仰马翻,倒下了至少一千人。
但胡部一向骁勇,后继的骑兵,更是拍马加速的往前冲,并没有因为前军的伤亡惨重有一丝的迟缓犹豫,只希望利用对方换弩箭的间隙,尽量的接近敌军。
胡人弓箭射程虽远,却也只不过是二百步开外,终是敌不过强弩的射程。
“弩箭手准备。一,二,三,发射。!”面对悍不畏死的敌军,李催冷峻的脸上面不改色,随董卓征战多年年的这位董卓手下大将,早已明白战场上勇者生存的不变定律。
又是一轮激射,胡部骑兵再次出现千人以上的伤亡。
但是此时胡骑距离已缩短至二百五十步。
经过四轮的强弩激射死伤至少六千人的代价后,胡骑终于进入了手中弓箭的射程范围,用弓箭进行还击。
李催的部下开始出现伤亡。
但相对下,胡骑的伤亡人数仍是远高于李催部。
李催部每一发必是五千弩,而胡骑进入攻击射程的人数虽多于五千,但因李催部前排的强盾兵成功防住了大部分弓箭,故所受伤亡较小。
身经百战的皇莆嵩纵观着整个战局,心里不由得对董卓的带兵之道大为折服。
左右两军的华雄及李催部,面对数倍于已的敌军,表现出的勇气和巨大的杀伤力,是皇莆嵩所料不及的,心中不得不对董卓大是赞服。不由想起一年前,大破皇巾贼后,入洛阳前,与卢植曾谈到董卓。
当时皇芾与卢植谈及行军之道,赞卢植为当朝之首,卢植却连连摇首道:“非植过谦,实不敢当此赞誉,若论及当前朝中大将中,最为带兵者,非董卓莫属。”
那是皇莆嵩第一次对董卓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他之前没有和董卓接触过,更没有见过董卓带兵行军,但因向以公正名著的卢植尚是如此推崇董卓,也不得不信几分。
这次大将军何进命他与董卓平西凉之乱,他很干脆的应了下来,其中另一原因,就是想趁机看看这倍受卢植称赞的董卓是如何的带兵,如何的打仗。
两军交战勇者胜。
华雄无疑是员勇冠三军的猛将。
华雄手下的士兵也无疑是支勇猛之师。
在华雄的长刀下,羌人的鲜血在空中飘扬。羌人虽猛,却无一人是他一合之将。
此刻的他,已浑身浴血。
他的刀,却闪亮。
虽深陷于羌骑的包围之中,他依然坚定的身先士卒的在部队的最前端,率领着与他并肩浴血奋战的部下,向羌部的中心冲杀。
在羌部中心处,有个叫姚衔的人,正在指挥着羌骑。
要击退羌骑,就必须击杀这个羌敌的最高指挥者。
华雄的血已沸腾。
他伸手中长刀,指着前方,大喝道:“兄弟们,跟着我向前冲吧,随我杀死姚衔!”
身后华雄部曲随身大喝:“杀死姚衔!”
其声震天动地!
在华雄的带领下,杀向越来越接近的羌骑核心。
对面一人挺长枪快速刺来。华雄侧身让过来枪,一刀破在敌人的胸膛,将敌将砍下马去。鲜血飞溅到华雄的战甲上,华雄再度大喝一声:“杀!”
身后部下亦随声和道:“杀!”
“杀!”华雄又一刀将一羌人齐腰一刀砍为两断。
“杀!”华雄每喊一声杀,其部下必齐声随之大喝
喜欢鹰翔三国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