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旭显然比较“古代”,而慕容建中历经几世,他其他言行举止早已经被同化掉了。但他的某些思想好像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有些“落伍”了。
“你们互表心意了?”慕容建中幽幽地问道:“那影儿是什么意思?”
“……”杨延辉沉默不语,又不时抬头打量慕容建中,好像生怕一说出来,他会又受刺激。
不过,他这个样子,慕容建中已经猜得**不离十了。果然又是该死的青梅竹马和日久情深啊!
只是……
“为什么貌似我是最后一个知道的?”慕容建中哀怨道。女儿青春期来了,找个男友什么的也比较正常,可为什么不能告诉他这个做父亲的。他可是最疼影儿的啊。怎么反而是最后一个知道的?难道影儿心中,他的地位这么低吗?
实际上,潘大丞相又想错了。杨延辉沉默不语根本不是他想的那层意思。互表心意,然后死定终生?这在古代真的可能吗?哦,貌似红拂女和李靖倒是成功了。但大多数都是和《莺莺传》那样收场。琼瑶式剧情不靠谱。潘影的智商没有那么捉急。他们是互相有好感,相处中也有种淡淡的温馨。但私下相处,都是遵守礼节,绝对没有逾越。杨延辉不想心爱的女孩闺誉受损,潘影同样不想。以后万一被人揪起来,那可是妥妥的黑历史。杨延辉等着潘影及笄的时候向慕容建中提亲,潘影虽然没说什么,但也期待着。
两人,啊不,应该是三人(潘旭加一)都默契地没有跟慕容建中提。一方面,这事还没影儿,时机未到。另一方面,他们三个对慕容建中还是很了解的。在没有妥当地方案之前,还是坚决地从长计议。
不过,终究是纸包不住火。慕容建中还是“提前”知道了。
他不禁心中哀叹,女儿长大了,留不住了,还是要便宜杨家。他也知道,潘旭的想法才是这个时代比较靠谱的想法。可是,他一时还是无法接受,“女儿要被狼叼走,赶紧藏起来”的想法始终没办法在他脑海中退散。虽然杨延辉真的不错,但是,敢跟他抢女儿的,都是坏银,要像对待阶级敌人一样对待他们。雷锋曰:“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呸呸呸,又是什么东西混进来了?赶紧退散吧。
只是,他现在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如果影儿真的嫁给杨延辉,那他岂不是跟杨继业成了亲家?他们可是“政敌”啊!赵光义扶持他跟杨继业以及八贤王对峙,这才维持住朝堂上诡异的平衡。如果影儿跟杨延辉成了一对,那岂不是意味着他们三家彻底抱成团了。赵光义还玩毛个制衡啊!
通常,这样的情况一出现,要么,就是皇帝被架空,权臣独霸朝堂。要么,这伙人通通被清理掉,赶下台,皇帝再扶持新的人上台。
第一种可能,他们三方谁都不会做。杨继业和赵德芳自然不用说了。赵宋王朝的死忠。至于他嘛,虽然对赵光义不以为然,但从来没有跟他对着干的想法。虽然他们对赵宋的忠心程度不同,但都不会想着去架空赵光义。再说了,它的可操作性也不是很大。
那么说来,只能被迫接受可能降临的第二种方案喽。
可是,他的任务是要潘家三代忠节,都被清理掉了,家都没了,还有什么忠节啊!难道和演义中的杨家将那样,非要死上五六个人才算数吗?可他这边貌似就潘旭这么一个,火力实在太集中了有木有。哪像杨家,儿子多,火力点分散之后,还能保全几个活的。
他现在已经在做最坏的打算,要是影儿真的钟情杨延辉,他虽然感觉到一些别扭,但也不会一昧地反对。只是,他必须想到一个办法,既不让赵光义感到威胁,又不妨碍女儿的幸福。
“真是伤脑筋啊!”慕容建中苦笑。
等他问过潘影之后,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就更加郁闷了。
儿女果然都是债。真是甜蜜的负担。
不过,这事现在还不是很着急。影儿他怎么说也要留个两三年。等到十九岁的时候再说——额,所谓的两三年是加法,不是约等于。现在却有件事马上要去解决。
赵光义又要向辽国开战了。
自从九年前在高粱河被耶律休哥和耶律斜联手收拾了一顿之后,赵光义韬光养晦,发展生产,整顿军备,以报那一箭之仇(那一箭很给力的说)。他忍了整整九年,现在终于被耶律斜安排的刺杀行动给彻底激怒了。
愤怒的赵光义又一次提出要北伐,给契丹蛮子一点颜色瞧瞧。而且,还扬言要御驾亲征。最关键的是,现在大部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他就想到北边去。
因为如今还是夏末,等部队集结完了,起码得个把月。入秋的时候出兵,那岂不是说宋军要在幽州城下的一片冰天雪地里喝西北风。
赵光义又急于报仇,等不到来年,想立即出兵。
而且,他的态度非常坚决,理由也非常合理。百官一时之间也不知该如何劝阻。
他们倒不是反对出兵北伐。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宋的实力提升很快,早已今非昔比了。和辽人开战也没什么大不了。但他们却反对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出兵。这简直是自找死路。要是因为赵光义的“任性”导致大宋的实力受损,下一次北伐又因为力量不足而失败,他们岂不是成了千古罪
喜欢目标,名留青史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