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和想象中的场景不同,她本以为至少会有十个以上的人,结果只来了四个人,甚至不到半个小时,大家都觉得话不投机而匆促结束。
也许现在,和陌生人同桌,不带目的地交流一本书的心得,这本身就是天方夜谭,何况她确实有多年没有读过一本课外书了。她的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学业上,精细,分毫不差的,因此每一阶段都获得优异的成绩,中考是全市第一名,高考是保送生,进了本城工业大学读了四年的生物科学,而后考研成功,现就读一门细菌学,人生按部就班,无惊无喜。
这样的生活很安全,她也没感到任何不好,直到近两个月来,她察觉到自己越来越没有了和人交流的想法,过度的沉默给她的学业和生活带来了困扰,当导师看她的目光带上明确的质疑时,她难得地产生了不安。
她不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清楚自己不愿再继续这样的状态,想采取一些行动,让自己走出来。
回到宿舍,柏子仁从书柜的一角翻出那本高一时读过的《漠漠的河》小说。
蓝白相间的书皮,封面是手绘的一条河,河上有一座小桥,桥边有树,树下有花,整体氛围虚柔而淡,书名是钢笔字体,四个字落在右侧,整本书从头到尾一共两百六十二页,篇幅不长。
因为是七年前买的,经年累月的,书已经旧了,背脊处有一条明显的折痕,书页泛着落叶的淡黄色,指腹贴在上面能明显感受到微微的粗糙。
借着床头灯,柏子仁再一次重读这本高中时喜欢的书。
这本书有点半自传体的意味,讲的是一个叫何漠的女孩休学后周游各地的故事,她看了大海,穿越沙漠,经过或荒芜或曼妙的景色,邂逅了一个性格爽朗的,甚至有点男孩子气的女孩,爱上了一个英俊忧郁的摇滚乐大叔,体会过幸福,也被伤害过,最后疲倦地回到家,和家人团聚。
书中的结局,那个爽朗的女孩成为了何漠的挚友,一直爱护她的家人依旧在身边,唯有摇滚乐大叔不知所踪,大约是表达了某个主题,友情亲情和爱情三者中,最坚固的是亲情,最坦然的是友情,最易变的是爱情。
柏子仁当时心仪这本书并非羡慕何漠的自由不羁,平心说,她不怎么认同何漠选择的生活,相对于冒险和未知,她更崇尚理智和科学,然而她之所以会喜欢这本书,归根到底,迷恋的不过是一个书中的人物,何漠的兄长何言。
那个永远温和,宽厚,正义的兄长,有清澈明净的思想,内心和外表同样美好,他会在何漠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说:“没事,我会解决的。”
他默默地尽了一个兄长全部的义务,他给予何漠最完整,纯粹的亲情,有这样的一个亲人在,何漠的内心世界再怎么残缺都是完满的。
至始至终,柏子仁喜欢的只是他,这个在整本书中分量不重,轻描淡写的配角,并且极有可能只是何漠虚拟的人物,竟然带给她一种真实的喜悦感,在读了一遍又一遍后,她迷恋上了一切和他有关的细节,逐字逐句探索过去,带着一种微妙的启蒙情感。
恋恋书中人。
说起来很荒谬,她从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追过星,她整个青春里唯一的爱情幻想对象竟然是一个书里的人物。
是不是有点……傻?
灯光下,泛黄书页上的字像是晕开一般,越行越远,柏子仁揉了揉眼睛,合上书,顺手放在枕边。
已经很晚了,窗外一点声音都没有,她可以清楚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
环顾这个整洁的房间,始终有一股撇不去的清冷气息,说来真的也太巧,刚搬进来的第一天,她就接到通知,同屋的室友因为临时有了家庭变故,休学一年,双人宿舍暂时成了单人宿舍,这个事实让不少同学羡慕。
而后的事实证明,独自住在一个没有人可以说话的空间,只会让她变得越来越封闭。
久久的,除了必要的交流外,她可以一直不和人主动说话,埋头做自己的事情,也不觉得时间难捱,一天又一天,日子哗哗如同秋冬交迭时纷纷落下的树叶一样,时间无声无息地流淌过去。
又一个周五,下午的课很早结束,吃完晚餐,柏子仁决定再次去灯塔里咖啡馆。
却没想到这周的读书交流会除了她之外,再无别人,她独自坐了一个小时,喝完两杯热饮,最终去楼下吧台结账。
二层到一层的楼梯转弯处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移门书柜,置有形形□□的书,上方墙壁挂着几幅电影海报,从左到右分别是西线无战事,宾虚,日落大道和偷自行车的人。
柏子仁走下楼的途中听见一楼轰的一声。
随即是吧台女服务生的懊恼声音:“全部被我搞砸了,这可怎么办?!”
沿着木质阶梯一步步下行,柏子仁撞见一桩小事故,吧台前的地板上有个打开的木箱,箱子里整齐地摆放着不少书,木箱边则是一个被打碎了的玻璃壶,前方有一个男人弯下腰,正在检查书籍上的水渍。
“都是我的错,我真的是蠢死了!”女服务生一边徒劳地叹息,一边跟着弯下腰,“这下子这几本书全要毁了,现在该怎么办,要不先搬到通风处,还是我去找吹风机,或者有什么其他的补救办法,若是被张经理知道……”
男人沉稳地打断了她
喜欢送你一座不孤城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