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彭宇是连环凶案的凶手。
那么他能发那个短信,就证明条短信内容属实,他需要一个明确的不在场证据,所以楚易的失踪是肯定不会和他有直接关系的。
失踪没有直接关系不代表杀人没有直接关系,按照他最早的推测,彭宇是绝对符合犯罪侧写的人。尽管连环杀手很多时候习惯于单独犯案,但是除开心理因素,很多时候也受限于犯案者的社会层次。像彭宇这样的高层次犯罪者,他们有足够力量找到外部协作,也就意味着,除开最具个人特征的杀人环节外,其他环节未必一定不会借助外部力量。
基于这种情况之下,彭宇的短信就在非常明确的彰显着一个问题。他随时预防着警方对楚易失踪的关注。
如果这件事情不存在秦睿,那么即便是楚易电话关机,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是联系不上一天两天都未必会有人觉得奇怪。等到警方真的立案开始寻找楚易之时,彭宇也仍然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多此一举特意告知楚正更像是堂皇的挑衅。
超过24小时,作为嫌疑对象,即便是彭宇个人有不在场证明,一样会被作为重点盯梢对象,他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冒着被揭穿的危险去犯案布局。他的时间一样有限,24小时之内,他要终结这场杀人游戏。
对方显然是知晓他的存在得,并且他也一定有渠道可以知晓警方方面获得的某些消息,一旦报警,即使警方不予立案,只要是他觉得情况不妥帖,完全可以呆在警方视线里呆到天荒地老都行。
游戏gameover,他完不了最好的结局,那就不玩。没有替死鬼,警方暂时也同样抓不住他的马脚。
但是楚易没有时间等,彭宇不动手,还有其他人可以动手。况且超过三天,没有水的情况下结果会怎么样,想都不用想。
这24小时,就是一场双人游戏。游戏的赌注,是楚易的命。
这样刺激的,仿佛是召唤每一个异类内心深处对存在感的证明的游戏,此时此刻却只能让秦睿胆寒。整个身体里仿佛是被泼了一桶冰水,彻骨的凉。他那根在每个噩梦的晚上都紧紧绷直的弦,终于啪得一声断了。
“给我24小时。”秦睿说完又补充道:“警方可以做的我也可以做,警方不能做的我仍然可以做。彭家那边我会让人去盯梢的,万一有什么动作我们很快就能得到消息。”
秦睿从车上把一直以来收集的资料都抱到了楚易的房间里,他必须再快速梳理一遍整体情况。
现在他有了假设和推论,但仅仅是假设,就完全可能是得不到证实的错误方向,他必须找到关键点。证据,证明假设存在得可能。但是之前的所有的案件都非常的缺乏证据,并且那些东西他都是反复看过的了。
唯一引起他特别注意的有几点,陶媛案中染血的衣物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楚易在医院出事的案子和凶手有没有直接关系?如果有,是因为杀人未成功进而把楚易设为了这场游戏的最后的一环,还是另有其他的原因呢?
如果把假设与实际情况串联起来,当中就出现了另一个核心人物彭宇。陶媛案定性为情杀或者仇杀,按照他之前的分析,将陶媛案看做是凶手的转折犯案点,唯一的可能,就是彭宇对彭亮有不可抑制的感情。
秦睿捏了捏鼻梁,这么想没用,即便是他能根据推论和假设串联起整个案件,他却不能论证他所想的结果,但他必须得确认整个推论的方向不会出一点点差错。
除了用已知来论证,还可以用的方法是用假定的结果来逆向论证,如果他能找到任何证明他的推论细节成立的东西就好办多了。问题又回到了结果上,基于秦睿的推论,凶手想要看到的最佳结果是将楚易作为连环凶案的犯案者,再不考虑其他疑点的情况下,物证,人证是警方定性的关键。
彭宇多次以幼狗的借口出入楚家,因为基本是与楚正联系沟通,与楚易几乎没有往来,这也就形成了识别上的误区,脱离了主体,就很难第一时间把事情相互关联起来。那么,进出楚家的目的是什么呢?熟悉目标动向肯定是有的,但是还有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
楚易睁开眼,看到的是房顶上散发着昏黄光线的白炽灯。他动了动身体,发现自己被绑住了。他被剥光了衣物,平躺在一个一人宽的类似于手术台的台子上,虽然醒了,但是身体却非常乏力。
他小心翼翼的转动着眼珠,想要把周围的环境看得更清楚一些。
“你醒了。”
楚易没应声,他觉得身体的热度随着他的清醒在飞快的降低。他不需要任何推理也知道自己现在所处的情况不妙。他只希望身体能快点恢复过来,尽快的找机会挣脱绑在身上的皮带。
“直到你醒过来之前,我还在犹豫你和他的主从关系应当如何安排。”
楚易的脑袋被那双手强制的转动着,离他不远的地方躺着另一个人,那个人他认识,是萧楠。
“不过刚刚我决定了,还是让你做主控的一方好了。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连环杀人案的犯罪者不是一人,而是两人,案件每增加一人其复杂程度都将要上升数倍。但是双人犯罪却能够解释当你有明确不在场证明时,如何仍然有凶案发生。不过多人犯罪永远有着致命之处,总是容易内讧,再漂亮的手法,再成功的犯罪也不能阻止他们自相残杀。
也许是因为感情纠葛,也许是因为意见相左
喜欢面具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