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才军虽然被皇甫嵩等人收服,不过此时的皇甫嵩、朱儁等人也没有多少生力军在手。否则朱儁也不会出此下策,孤身闯入敌营活捉波才,倘若途中被人发觉,势必影响三军气势。不过统治者往往看到的只是战争的结果,至于付出便可一概免论。自皇甫嵩离京,进言弹劾的朝臣便络绎不绝,此刻他自己也可以歇一口气了。不过并不是每个将领都有这么幸运,在河北与黄巾主力较量的北中朗将卢植就是一个不走运的人。
结束了一场鏖战,一个年轻人站在哨塔上,深吸了一口烟。前方漆黑一片,他却静静的看着远方,仿佛灵魂已经脱离了躯壳一般。他的眼睛深邃却茫然,又赢了一场战斗,想着白天的战火纷飞,断壁残垣,他似乎也不知道这场战争到底图些什么。远处的天空有一轮明月,只是明月周围群星变得更加的黯淡,反而是天的另一边,星光格外的耀眼。这时有另外一个人爬上了哨塔,他缓缓的走到青年身后,站了一会,轻轻的说:“大哥,不要去喝两杯吗?”
年轻人没有回头,说道“云长,你说这些起义的农民错了吗?你我都是一介布衣,见过了太多的民生疾苦。可是他们没错吗?这场战争带来的不是更多的支离破碎吗?”仿佛这几句平淡的话穿透了后者的思想,他扶着栏杆沉默了许久,说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和错,往往并非你我说的算…:”他似乎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好。刘备拍了拍他:“我固然明白这些,只是这大好河山就这样战火纷飞,却也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耕田崩坏,岂不是更违背这些人出发的衷由?”两人都沉默了,刘备望着天边的孤星,天空薄薄的细雨在他面颊上蒙上了一层雾水…
卢植打了场胜仗,只是战斗有胜负,战争只有结束与否。显然他并没有办法一举歼灭黄巾军。或者说没有这么容易、简单。张角进城多了起来,任凭如何叫嚣,他都不肯出来应战。卢植起先引来河水试图灌溉城池,张角早就将城的四处留有进出水地下道,河流之水被张角所用,却无法起到水淹之势。按说有了这种地道卢植也可分兵袭击。只是这些通透口都在城内观测范围不说,而且及其狭窄,外面还围着拒鹿马,更有甚者进入洞中士兵皆被火烧死。
这样停滞不前一段时间,卢植似乎也找到了对方的软肋,不管张角有什么《太平要术》,他都不可能变出粮食。这样围城大概1个月。卢植惊奇于为何张角一点都不着急,城内士兵加百姓也有二十余万人,难道不吃不喝?没多久他自己终于明白了张角为何不急…
一日中午,众将士正准备埋锅造饭,饭后还有一场军事讨论,看看有什么好方法快一点击破张角,大家也好早日回家。这是外营有人报告圣旨来了。卢植以及五校士、副将、参将等人急忙来外迎接。宣旨之人正是前些日子来庆功的左丰,刘备不喜欢此人,觉得此人太过娘娘腔,虽是宦臣,他未免太过份了些,又格外挑食,他来的几日,军营不得不抽出一名庖师专门应付他的伙食,如果只是这些或许也并不能引起刘备的格外注意。只是他发觉这个宦官有些贼,认钱不认人。他虽然厌恶此人,却也提醒卢植贿赂此人,卢植直言拒绝,并绝不与此人为伍。所以这次刘备看到他,仿佛已经看透了没什么好事。
同样知道此次宣旨绝无喜事的人正是卢植本人,这个儒将实际上并非不懂人情世故,相反他看透了世间万物,少时在马融家学习时,就因姬而为人称道。后来又平定蛮族叛乱,可以说是文武双全,只是年岁越大越不想与下三滥的小人同流合污。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这场战争会由谁来接手,也知道此仗已胜又何必在乎功劳呢?他像往常一般自然的跪下听圣旨,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接起圣旨。他仿佛看不见众将士的眼神,他自燃也可以理解旁人的不解,只是他不能也不应该解释什么,他依然笑语盈盈的让士兵款待左丰。然后召集众人,安排“后事”。刘备望着他前去的背影,暗自蹉跎——真胸襟也!
卢植被废除尚书之职,并责令三日之内离开前线,新的主帅由刚刚打了胜仗的皇甫嵩接任。卢植暂且回家休养,以观后效。卢植没什么行李收拾,也没什么“留恋”,或许他也并不喜欢战场,而且他知道接替他的人,是个值得托付之人。当天便匆匆与将士告别,尽管些许将士还闹了情绪,扬言主帅不在便不应战。只是…显然,卢植都将他们一一安抚好。
刘备早就想离开这场战争,于是也选择了一同离开。张飞却说要留下来处理一点事情,之后再追上他们。于是众人和卢植一行人告别。
皇甫嵩一向敬重卢植,他也知道卢植此人接到圣旨必然星夜离去,如果他就随同朱儁、曹操等人提前上路,为卢植等人送行。刘备和曹操这两个亦敌亦友的时代主角也将在此刻第一照面。
而留下来的张飞,伙同原来的参将杨浴风,大肆款待左丰,众将士不太理解,大多挤兑、白眼张飞。而他就是哈哈一笑,也不解释。还将左丰大营装扮成主营,大伙纷纷骂张飞没骨气。几个谋士看了倒是抚须一笑,感叹这张飞倒是粗中有细。
话说两头,皇甫嵩巧遇卢植,却也来不及举办什么酒席,况且二人都不喜好此道,由于皇甫嵩率先启程随从只有几千兵丁。于是两支队伍依山结营,几人在中军帐中由破敌良
喜欢三国侠记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