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母亲收的干女儿竟然是常剑鹰之前曾调戏过的小姑娘,常剑鹰还失手打死了其爷爷,让其变成了孤儿,母亲收留了她,本就是要常剑鹰娶她以赎罪。常剑鹰听说后极为苦恼,自己喜欢的是俞秋月,况且自己是这小姑娘的仇人,怎么可能娶她为妻呢?常剑鹰想到逃婚,又怕自己走后封官的圣旨下来无人接旨,落下个抗旨不遵的罪名,那可是十恶不赦之罪,远比自己失手杀人罪行大得多,而且还会株连到父母和哥哥,因此不敢再逃走。
为排解烦恼,常剑鹰每日早出晚归,尽量避免与家人见面,这一日很晚才回家,一进门,从门后跳出一人,“哇!”的一声把常剑鹰吓了一大跳,常剑鹰一见到此人,又惊又喜,这人居然是俞秋月。还没等常剑鹰问,俞秋月已经叽叽喳喳把自己和常剑鹰分手后的经历说了一遍。
却说俞秋月和常剑鹰分手后,在唐家堡弟子护送下来到峨眉山,父女两团圆没几天,竟然又有人上门来提亲,这次来提亲的人可不简单,是那云海剑庄的公子。原来那四位云海剑庄弟子被常剑鹰羞辱后,怀恨在心,知道公子最喜欢美女,于是回到庄中就在公子面前吹嘘,遇到一个美女是如何的貌若天仙,却只字未提自己丢人现眼的事情。
云海公子被说得心动,立马就带着人赶到江宁府,并一路追到峨眉山,暗中见了俞秋月一面,果然中意,就直接找到俞文显上门提亲。俞文显深知云海剑庄家世显赫,又见公子一表人才,这样的人家平常都高攀不起,现在主动来提亲,自然求之不得。
见父亲很是喜欢,俞秋月知道这次难以改变父亲意图,于是一人偷偷下山,去了成都府,找到唐家堡,唐家人对俞秋月关心备至,但俞秋月住了几天就住不住了,要去京城找常剑鹰,唐婆婆说,常剑鹰还在前线,也不在京城,更何况一旦宋军战败,京城也会沦陷,还是成都府最安全,等到常剑鹰得胜而归,自然会送俞秋月到京城。俞秋月又呆了几天,感觉实在无聊,又一人偷偷溜走了。
得知常剑鹰也被家人逼婚,俞秋月鼓动常剑鹰和自己一起逃婚,常剑鹰说要是背上违抗圣旨的罪名,会给家里人带来巨**烦。正在两人无计可施之际,刚好礼部下文,说浮梁县有知县空缺,让常剑鹰即日赴任。
常剑鹰并不想当什么知县,俞秋月却说现在可以借上任之机,正好逃婚,常剑鹰父母为常剑鹰走上了仕途而高兴,更怕常剑鹰不去赴任而违抗了圣旨,因此催促常剑鹰尽早启程,待上任后抽空回家再完婚。常剑鹰和家人团聚没多久,又要告别亲人,去浮梁县走马上任,不觉也有些伤感。
与常剑鹰不愿去做官相反,俞秋月从小就爱听大人讲清官断案的故事,也爱看清官断案的戏剧,还时常和一群小孩做知县断案的游戏,因此一直觉得做官特别好玩,现在有机会亲身经历,很是兴奋。但俞秋月并不是常剑鹰家眷,一个年轻女子和年轻县令一同去上任,确实有些不便,为了不影响新县令声誉,俞秋月扮作书童,将头发在头上挽成两个髻,像极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书童。
两人乘船沿昌江逆流而上,见沿岸陶窑林立,听艄公说,这里就是以生产陶器著名的昌南镇(今景德镇),昌南自古就出优质陶土,加上近年北方战乱,南方瘟疫,因此中原各地陶工纷纷来到此地,南北技艺融会贯通,使得昌南陶器工艺水平大幅提高,各地商人纷纷到此进货,就连西洋人也慕名到此买陶器。
一听说到西洋人来昌南买瓷器,俞秋月咯咯咯笑个不停,常剑鹰问其缘故。俞秋月说,听父亲讲,西洋人很喜欢昌南镇的瓷器,他们乘船不远万里来到大宋,就是为了购买昌南镇的瓷器,但西洋人很笨,他们不会说陶瓷或瓷器,只知道他们购买的瓷器来自昌南,于是只会说“昌南、昌南”,结果就把瓷器叫做昌南,他们甚至连唐朝和宋朝也分不清楚,最后把我泱泱大国都叫做昌南。
听俞秋月这么说,艄公也有同感,说他曾经遇到过几个西洋人,个个长得红眉毛绿眼睛,连三岁小儿都能听懂的话他们也听不懂,只会结结巴巴说“昌南”、“金子”。大家都觉得西洋人笨得出奇,为此有人还通过打赌证明了西洋人笨的程度,这人把一块上等好玉和一个昌南镇烧制的瓷器摆在几个西洋人面前,几个西洋人都对标着低价的玉器不屑一顾,反而都抢着出高价买那用土烧出来的瓷器。
众人听得哈哈大笑,都连声附和,俞秋月本来只是开个玩笑,没想到众人都这样认为,其实常剑鹰和俞秋月都见过马库斯等西洋人,只觉得他们除长相不同外,倒是没感觉他们和中原人有什么不同,相反以鬼王安东尼的聪明智慧,却远远胜过绝大多数中原人。
刚一下船,早有一群丐帮弟子迎了上来,看来丐帮消息果然灵通,只是这里的弟子辈分较低,领头的也只是个三袋弟子,见了常剑鹰,都纷纷鞠躬作揖,“师公”、“祖师爷”叫个不停。俞秋月很奇怪,上次分手前鹰哥还是小乞丐,为什么这次回来后,所有的乞丐见了鹰哥都要行礼喊“师公”或“祖师爷”呢,什么时候鹰哥变成了老乞丐。
常剑鹰解释说,自己的师傅原来是丐帮的老帮主,辈分上是这些乞丐的“祖师爷”、“太祖师爷”,自己辈分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他们的“师公”、“祖师爷”了。
喜欢驯鹰记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