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涧民说:“大哥执迷不悟,愚弟甚为担忧。父亲因大哥落草为寇,失去全部田产,避祸他乡,至今不敢回乡。前些日子带信让我劝说大哥早日回头,别再跟政府作对,别再让我们王家人四分五散,流落在外成为孤魂野鬼。现在看来,父亲的希望又要落空了。大哥这些年越发痴迷于做皇帝梦,把父子、兄弟、夫妻骨肉情份全都撇开,王氏无盗匪的祖训更抛之脑后,可惜,可叹!愚弟已无话可说。不过,大哥不必为我担心,‘两国交兵,不斩来使。’郝先生有封信给杨先生,还得烦请大哥引见。”
王涧之嗤笑。“你还以为杨先生会因郝先生的一封信而改变他一生的信念?”
王涧民苦笑。“郝先生说他和杨先生同为枫林弟子,即便分道扬镳,也该做到仁至义尽。倘若能握手言和,使天佑国百姓免受生灵涂炭之灾,也不枉读圣贤书了。”
杨时中也曾在私塾学堂教过王涧民,王涧民以学生身份拜见先生,恭恭敬敬递上郝诸葛的信。杨时中默默看完后,问王涧民,郝先生还有什么话。
王涧民说:“郝先生特地让学生转告先生,政府的围剿行动正在紧锣密鼓筹划,史督军将集结十四万大军;另外,陆鼎新的女婿房正庆以四万兵力参战;戚家驹的管家戚培义联络了两万地方武装誓言为戚家报仇。郝先生希望杨先生认清大势,以天佑国区区几万人马对抗二十万政府军队,其结果无庸置疑,请杨先生以天佑国百姓为重,早作决断,与政府合作,消弭刀兵之灾。”
杨时中微笑说:“郝先生的好意心领了。如今天佑国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田种、有饭吃,人人平等、相安无事。跟史督军原本是井水不犯河水,但史督军容不下天佑国,屡次来犯皆铩羽而归。倘若他仍不死心,非欲置天佑国于死地不可,天佑国唯有奉陪到底!”
郝诸葛派王涧民来天佑山游说是匡世东的请求。匡世东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通过王涧民的关系加强策反王涧之的工作力度,其实心里是怨恨王家兄弟分别霸占他匡世东的女人。匡世东想让他们两个站在敌对阵营的兄弟凑在一起,凸显他们的尴尬地位,让两方长官都产生不信任感。如果王涧民游说有效,匡世东就可顺利帮助史督军拿下天佑山,早日回到齐姨身边;倘若游说无效,既能显出王涧民的无能,也可减轻匡世东的责任。总之对匡世东是有百利而无一弊。
王涧民跟郝诸葛有言在先,他的大哥是固执己见的人,未必能达到目的。如今劝说无效,王涧民立刻拔腿走人,这种苦地方他一天都不愿待!
王涧之向杨时中详细报告了弟弟来天佑山的动机,表明自己对革命军矢志不渝的心迹。杨时中听了很满意,让他不要为此事产生任何顾虑。政府对他忠诚于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十分赞赏。
王涧之走后,杨时中询问上官红袖,对郝诸葛派王涧民来天佑国的动机有什么看法。
上官红袖想了一会说:“郝诸葛异乎寻常地采取‘先礼后兵’举动,含意极深。他想在气势上压倒我们,显示政府的宽宏大度,炫耀他们已获得房正庆、戚培义两股势力的配合,足见史督军乃正义之师,深得民心。反讽天佑国众叛亲离,做出把陆鼎新、戚氏家族推向对立面的愚蠢行为。其次,他想借此彰显自己不忘与先生的情谊,是个光明磊落、深明大义的男子汉。但是,他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在王涧之身上。”
杨时中身体前倾,饶有兴趣说:“此话怎讲?”
上官红袖沉思说:“我想郝先生和先生都是王涧之的老师,深知王涧之是个什么样的人。据我这几年的观察,他有远大目标、刚柔并济、能言善辩,是个难得的人才。为天佑国所用则天佑国兴,反之则天佑国败。郝先生希望他改换门庭在情理之中。问题在于王涧之本人的态度。”
杨时中盯着她问:“依你之见他会如何?”
上官红袖迟疑片刻。“以常人目光来看,史督军代表政府,有强大的军队、雄厚的财力、广大的地盘。反观天佑国偏安一隅,地域小、人口少、实力单薄,且被政府污称土匪,时不时遭遇清剿,跟史督军不可同日而语。
然而,得人心者得天下。天佑国上下一致,同生死共存亡,足见民心所向。王涧之有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且深得先生青睐、百姓拥戴,或许以天佑国为基础实现其雄才大略会是他的首选。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乱世之中,人心难测。”
杨时中忧心忡忡说:“你考虑得很周到,两方面都想到了。当前大战在即,天佑国内部必须保持团结一致,不可有半点闪失。可惜我身体不好,有的事无法亲自过问,这可如何是好?”
上官红袖犹豫说:“先生是否担心少年师?”
杨时中说:“知我者唯上官红袖也!少年师已训练多年,士气高昂,并且配备了武器,是不可小觑的力量。我担心他们缺乏实战经验,临机应变不足,会误了大事。”
上官红袖说:“先生的意思是让我去少年师?”
杨时中说:“正是如此。我想让你带上古大运去辅佐指挥军事,一旦史督军来犯,少年师有了你们便会如虎添翼,战斗力大增。”
上官红袖说:“近来先生的身体越来越差,我不放心。
喜欢天国梦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