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个活的,立体的,却交给时间这个扁平的东西来操控.
不知不觉的,很多刚发生的事,就成了很久的事,说过的话会重新的去思考,想一想,这是自己说的吗.想来想去,是有白纸黑字的确证,认为是自己说的写的,但是于内心的,或是头脑里面,为什么会有一点点隔阂呢.那就是在时间的重复里的生命反抗,立体的对扁平的,活的对于数字的.尽管时间可以以物质的来确证,而思索以无意的,不可定的来求得其活.
这个小说注定是不能以故事来给读者以满足的,因为它不想从偶然出发,在任意一个时间里,以一两个人物出场,从不认识到语言情感的自动化,然后就是起伏不定的,结束的就是生活的完结.这就是一生,完整的,有道理的,在时间里一步步进展的.
这个小说不能那么来,也不是说非要来个什么特别,或者照了什么主义之类的来构造.其实小说就是小说,它不是对立于自己的,也不是一定分个作者读者,它就是生活的一处,就是一个消化的或者排泄的器官,写的与看的不必定分,关键是在,存在于世间的,它就是一个状态.
为什么有这个数字作为新的一段开始呢,因为就想到了,若是偏见依了数学的顺序,那还有什么意志.硬要依了自为的认识要定义于周边事物,然后来一个逻辑,表明其合法合理.一切都变得有重量,有数量,有空间,颜色的几分,文字就是一片的,想一个事,不会先想一下这是我生命经历的第几件事.因此,44只是一个标记,不表明什么.
青春是个什么意思.我还没说明,只是开始用了一点现实的目光,说了一点头,当然这个偶然的头(尽管是有现实依据的)不必然是下面的,以后经历的事的源头,它只是在时间这个操纵里先有了那么一段.这就像有的人开头是个很好的人,后来变化了,有的甚至完全相反了,那么能硬找出一个逻辑来,把它顺序的编成一个完整么?好与坏的变,那是一个状态里的,人的自己我处置,在生活里面去找原因,那是荒诞的,定义人本身就是可笑的。倘若还要用小说去框构出人来,真是不知其可。有了精神的充沛,从自己的感觉,思想,到文字,从自己的有限到扩大其有限。
有一个晚自习,那个晚上是所有的晚上的复制,不过因为有事,它就被记住了,还加了一点情绪,于是就要记下。
没什么好的月色,也没注意,窗外当然是黑的,还有路的灯光,我是在教室里。本来是看书的,大家都很安静,看了一会儿,就看不下去了,一个人也挺闷的,同桌还不熟,也没什么好聊的。前面的一个人,正专注的在弄鼻子,手轻轻的,慢慢的,摸摸,捏捏,别的大都在低头做作业,看书什么的,他这个挺有意思的。在同一个时间里,别的在弄纸,他在弄鼻子。
现有的与那么多人在那个时间里坐在一个空间里,好像也就是当时的用眼睛这个器官确证了有那些人,而现在,当这个器官没有那个时间存在,用心里来确定,很多人在那时好像是不存在的。
那个鼻子是在的,能用心里来肯定,接下来的就是那个女生了。不是有什么起伏故事的,先声明,故事里面的构造,在生活里往往是不可能的,找不到的,为了吸引而竭尽心智去弄美。那是从理想出发的,很多的现实小说往往是构造了理想,而一些浪漫的反而挖掘了实在的感觉。
我没事做,就无意想到一个问题,学习的,桌上放的是历史书,大概是爱好。就想了一个问题。从里面的话里面,打个问号的所谓问题。就以这个去和那个女生沟通。人们的认识是很奇怪的,不认识的能够认识,认识了的也可以不认识。不是看见了就一定能认识,即使说了话,或者还一起吃过饭。;
喜欢青春万万岁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