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惊喜交加!却也犹豫了很久。
到底考中专呢还是继续升学?考中专就意味着放弃了考大学,但是却可以早点吃“皇粮”,早点捧“铁饭碗”;但是,继续拼搏又意味着可能有更好的空间在等着我……
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最终我选择了上高中、考大学。这样苦是苦点,悬也悬点,但是前程更加远大——这是毫无疑议的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
凭着过硬的分数,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地我就上了一中——县城的重点高中,从此也迈开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寄宿。
人生没有彩排,只有直播。
开学的第一天,县一中的大门口、校园里可谓是人山人海。
前来报名的、送报名的家属们,提着的仿佛不是行李,而是沉甸甸的希望、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
家长们唯恐老师会疏忽自己的儿女,一个个在报到处给老师端烟点火,千嘱咐万叮咛,加深一下印象,说着“请多关照xx(儿女的姓名)”。好像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儿女的名字和未来真的放心交托到老师们的手里。
老师们也笑逐颜开,因为家长们送来的不只是金子,还有未来的大学生啊,只要从他们手中转一下手,几年后就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们能不乐?
同样,不管我怎么申请和强调我已经长大了,都无效,最后,我也在家人的监护下拎着简单的行李——基本的床上、日常用品学杂费里都包含了,只要带自己的换洗衣服即可入住,所以,行李不是很多,一个红色的包箱就装满了。
这是一所全省都挂上了号的重点中学,赫赫有名气着呢!
当年老大就是从这所重点中学迈进北京一家名门大学的大门学经济的,厉害吧?现在,他又刚刚大学毕业就又南下去特区闯荡了。
因此,老大变成了我们本地的一个传说,一个榜样,激励着全乡镇,不,甚至全县城的学子们,不管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都奋力向前拼搏: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命就好……
老爸、老妈都是典型的憨厚型农民,当初老大上一中时因为他是男生不曾护送过,也就不曾踏足过名校一中的大门。而今,作为这个家里的第二个孩子我又要去麻烦一中的老师们了,老爸、老妈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说什么也要亲自护送我来这里看看,顺便感谢一下一中的老师们……
于是乎,在上班前,老大决定陪着老爸、老妈亲自“护送”(于我,说押送或许更贴切些,感觉-)我来一中上学。
依我看啊,老大还有一点私心,想看看我的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中会否有他熟知的恩师们,若有,我相信老大会感觉轻了半边扁担。
在老爸、老妈、老大三大护法师的陪同下,从公交车上下来,步行没有多远,我终于看到了久久向往的县一中大门。
那时的县一中虽然在正马路旁边,但是屹立在一座小山上,所以,进门后就是一个斜坡向各高楼延伸。
而大门两侧的围墙上,雕刻满了从这所名校数百年来培养出来的名人的姓名与优秀事迹,姑且把它们命名为“伟人墙”吧。
莫名的,当我抬头看见那张大门的第一时刻,就忽然联想起寺庙、庙门、甚至“监狱”……
“还看什么看,进门啊!”老妈拉了拉我的手,打断了我的胡思乱想。
“哦,好。”我赶紧收回思绪,又回头看了一眼脚下的马路,路上也是人流滚滚。大多数都是家人坐公交车护送来的,但也有极少数张牙舞爪开着小车来的(估计是公车吧,那个年代拥有私家车的真是少之又少,但唯其如此,能派得动公车的其家人有钱有势可想而知)大约是皇亲贵戚吧——那时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代名词。
大门的左右侧,贴着一副崭新的红纸对联,右联是“新生从这里进入”,左联是“人才从这里走出”,横批“锦绣前程”。
顿时,只觉一股热血沸腾,在胸腔里久久不绝,就仿佛若干年后,自己的名字与肖像也即将要刻入两边的伟人墙似的。
进入校门后,一条宽阔的大路呈“丫”字形分开,路的两边都是花坛,花坛里有各色的鲜花正在鲜艳地盛开着欢迎我们。
左边,花坛再过去,是一排整齐的楼房,外面是好看的水泥色(那时还没兴起墙砖,能够住得起水泥砖房的都是有身份的人)。听老大介绍,这是老师们的宿舍楼。
中间,是一览无余的大操场。大操场真的好大,里面包含了小篮球场和足球场,外面的跑道听老大说绕着跑一周是四百米,乖乖!
右边,花坛再过去,是高大的宿舍楼——听老大介绍,以后,我就是那里的一枚棋子儿了。
随着人流,绕着弯沿着操场的跑道和花坛的夹道欢迎下大约步行了百来米,我们就来到了雄伟的教学楼下。
教学楼一楼的楼道口左右各有一块黑板,其中左边的黑板上写着“新生须知”,右边的黑板上则画着一张教学楼的地图指南。
“新生须知”上无非是一些学生守则,诸如新生到来要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不要破坏环境乱摘花草……等等要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不要闹事……之类的谆谆告诫。
喜欢风吹云动心不动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