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董谈得正兴奋时,萧霖的手机响了,掏出看了一下,往张董的脸上也看了一下,起身告辞:“对不起,我儿子学校放假回来了,他读高三——”
张董紧接着问:“孩子他爸呢?”
萧霖被这么一问,脸上泛起淡淡的忧伤,轻轻地出了一口长气,目光看看着窗外:“不知道去了哪儿……我儿子是在单亲家庭长大的。”
“是吗?”张董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朝不该看的地方又看了一眼,而且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以致萧霖走远了,他还使劲拍了两下脑门,自言自语:“我今天怎么啦?”
有了这第一次谈文学,张董便产生了第二次谈的渴望。可是,萧霖在谈了第一次之后,再也不见她来,或者预约第二次谈话。企业家经常去政府部门办一些事情,张董自然也不例外,他在认识萧霖之前,办完事便匆匆地钻进轿车,一溜烟了。现在,他会“顺便”到政协的办公室去看看萧霖,其目的,还是想接着上回的内容继续谈。
张董在萧霖紧闭的办公室门口摸了摸领带,袖口,轻轻地咳嗽一声,这才举手轻轻地在门上敲两下,得到许可后进去的举止很绅士。萧霖正在电脑上敲一篇散文,见是张董,妩媚地一笑,洁白整齐的牙齿轻咬朱唇,然后站了起来,伸出右手,表示要握。
张董趋前几步,也伸出右手,象征性地沾了一下,盯着显示器上的文字,狡黠地一笑,说道:“今天的‘文学’就从这儿开始吧。”
多年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在商战中有时紧张得夜不能寐,昔日爱好的文学,此调不谈久矣。潜意识里的东西,被某一个媒介触动,便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兴奋。从张董的谈吐中,不难看出,他读过不少名著,悟性也很高。萧霖不得不重新审视眼前这位从头到脚都是名牌浑身似乎散发铜臭的企业家。他们的谈话从莎士比亚的《李尔王》谈到郭沫若的《蔡文姬》,而后又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姊妹篇《后来发生了战争》……谈兴正浓的时候,又是萧霖的儿子来电话,称要去学校,他读的是寄宿生,45公里,需乘坐公交车。张董热烈而且充满期盼地说:“我顺便送他一程好吗?”
萧霖说:“怎敢劳您大老板的大驾啊?”
张董急了:“我是说顺便嘛!”
萧霖见张董面红耳赤的模样,微微一笑:““那好吧!恭敬不如从命……”
萧霖的住处距政协上班的地方如果路上不堵车,约10分钟车程,也就是说,10分钟之后,萧霖的儿子晓晓出现在张董的面前了。183c身高的张董要看他的脸必须仰视。萧霖示意儿子:“快叫张……伯伯!”
晓晓一双大而黑的眼睛看着那张多皱纹的脸,然后不无困惑地反问母亲:“——伯伯?这么老了啊,”他没有把“爷爷”两个字说出来。萧霖语气坚决地重复指令:“伯伯。”
晓晓先是冲母亲诡秘地一笑,然后对张董叫了一声“张伯伯。”
张董不无尴尬地答应道:“哎——”
从萧霖家里出来,往学校的45公里路上,萧霖母子坐后排,看着驾驶座上方乌黑靓丽的头发,以及身的名牌,显然,张董为今天的“顺便”做了精心准备。张董一边开车,一边哼着歌曲,不时讲一些别人不笑自己笑得喘不过气来的笑话。张董充满活力的表现,在萧霖看来,却总有一种老莱子娱亲的悲哀。怎么也笑不起来。她突然记起了自己见张董的初衷,如果现在开口,要求赞助3、5万元出版一本书,肯定会满口答应。但是,此刻,她的心里很纠结。到底开不开口呢?
45公里路程实在太短,幸而返程还有同样长的路,上车的时候,张董两眼看着驾驶员旁边的座位充满期待,萧霖发出会心的微笑坐上去了。两人都没有说话,用眼神交流。张董有意放慢车速,也许是来的时候将节目演完了吧,没有开腔,两手握方向盘,两眼看前方。萧霖也一样,正襟危坐,目不斜视,车上没有了晓晓,他们反而显得不自然了些。大约走了将近一半的路了,张董才转过头去看了萧霖一眼,意味深长地笑道:“你第一次找我,不仅仅是为了和我谈文学吧?”
萧霖显得很坦然地答道:“是的。”
“居然翻寻出那么多我都忘了的旧报纸……真是煞费苦心啊。”
萧霖微微一笑:“请收起你的‘煞费苦心’吧,我改变了主意……”
张董又转过头瞥了萧霖一眼,说道:“我也改变了主意……你肯定听说过,我讨厌拉赞助的新闻媒体,我不是唐僧的肉。但你是一个例外,无论单位出书,还是出个人文集,我都乐意。需要多少,说一个数吧?”
萧霖心里一热,目光盯着旁边,方向盘上那张沟壑纵横的老脸写满真诚,使她感到无比的亲切。喃喃地似乎是自言自语:“今天……我们可以不谈这个吗?”
喜欢小白夜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