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上有黄土坡,黄土坡上有黄土村。顾名思义,这村子和黄土,两者间血脉相连、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村子的里面,村子的外面,村子的外面的外面都是黄土,准确地说,只有黄土。
这个坐落于华夏西北省份、苦寒之所的小村子,很小很小。到底有多小呢?一个半大小子撒腿快跑,一溜烟的功夫就能从村头来到村尾。在西北的黄土地上,只是沧海一粟罢了。在任何一张地图上,都不会有它的踪迹。甚至是村子里土生土长的人们,也都有意无意的疏忽着它的存在。在一望无际的黄土地上,被凛冽刺骨的西北风裹挟着漫天飞舞的沙尘,将这个小村子紧紧地笼罩着,想让它难受地透不过气来。
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就是黄土村的村民们祖祖辈辈,日复一日的真实写照。村子的外面,外面的外面,外面的外面的外面的大千世界,是什么样的?是红的,是绿的,是蓝的,还是紫的?村子里的人们对此是一无所知,也不想浪费时间、精力去绞尽脑汁的想象、探寻。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黄土地上,传宗接代,生生不息。贫瘠干枯的黄土地下埋藏着的山药蛋蛋,生长情况怎么样?是否需要灌溉?有没有虫害?这些才是黄土村村民最为关心的头等大事。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脚下的黄土地,而黄土地也像慈祥的母亲般关怀着他们,哪怕自己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们吃饱、穿暖,它的无私奉献,循序着生命的孕育、诞生、延续和消亡。。。。。。
虽然在八百年前电线就早已架设,但是贵的离谱的电费、时断时续的电压让黄土村村民们家中拉起的电灯的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任劳任怨的蜡烛、油灯在村民们家中的地位,仍旧是那样的坚不可摧。然而就算是用蜡烛和油灯照明,对于在土里刨食的村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开销。除了起夜去上茅房,蜡烛和油灯才会短暂地体现出它们的作用。夜里的黄土村,被黑暗所吞噬。
黄土村的村民们习惯着世代相传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男人在地里勤劳耕作、挥汗如雨;女人在家里带着孩子、操持家务。这种生活方式祖祖辈辈、流传下来,深深地刻在村里每个人的心里、融在村里每个人的血里。太阳下山,各回各家,晚饭吃过,大门紧闭。白天的男耕女织似乎并没有耗尽村里汉子、婆姨的气力,一家子人挤在炕上在一系列的软硬兼施下,在耐心地等待调皮的伢子沉沉入睡后,开始一如既往地做着让人心跳加速、血脉膨胀的最原始的活塞运动,也是他们唯一的、仅有的娱乐活动。在漆黑一片的黄土村中,呼啸而过的凛冽寒风走着它熟悉的路线、做着它不变的工作,挟着若隐若现、断断续续的**声迈向远方。。。。。。;
喜欢血色花开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