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已开始转凉,我很久没有坐在这石桌旁了。修剪和打扫庭院的师傅要一周才来一回,因此这石桌上已有一层薄薄的灰。但是,在我放置画卷的地方,却呈现出一个同心圆般的一块干净的桌面。在同心圆之外,则可看到明显的灰尘堆积。再看看那卷轴的纸质部分,竟然也没有沾上一丝丝的灰尘,仍旧那样地洁白。
我疑惑地拿起卷轴,吸铁石?相斥反应?可这卷轴上没有金属饰品呀?这时卷轴的顶端碰到了我的衣袖,衣袖上有刚刚在草地上沾上的一片细小的草叶,还没来得及弹去。当那顶端的碧玺珠子碰到那草叶时,草叶好象受到了一股子推力,竟然轻轻地飘了出去。一看到这情形,我马上有所恍悟,难道是那碧玺......?对呀,碧玺,电气石......一定是这个原因。我一下子兴奋起来,抱着卷轴,跑回了书房。
打开电脑,输入,搜索,对,就是它了。原来这碧玺,之所以被称为电气石,是因为这种石块晶体带有正或负的电荷,本身带有微量的电流。那么如果这四颗珠子正负组合恰当的话,自然会对外界微小的特体产生一种排斥反应了。所以,当把这卷轴放在布满轻尘的石桌上时,会把自身周围的灰尘向外排斥。也难怪这卷轴放在玉匣之内,拿出后竟然如此的洁白如新,一尘不染了。
想必那玉匣密封良好,灰尘本就不易进入,再加上碧玺的电荷作用,即便有轻微的灰尘进入,也被那电荷给吹出去了。这四粒小小的珠子,在近似密闭的玉匣里,竟营造了一个小小的清洁环境。
不禁开始感叹古人的智慧了,这四颗碧玺所起的这种独特作用让我更加确信这是一件家传的古物,也只有古人才有这般的精巧和细致。现代之人,防腐剂,杀虫剂,都加到食品中去了,哪里还会为了一幅真假莫辩的作品动这般脑筋。
碧玺在古代之所以被称为碧玺,是与“避邪”两字谐音。看来,古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已发现了它的一些独特的对人体健康或物品保存的有益作用,所以才会与避邪,防护这样的词语挂上钩吧。
当然,也许还有其他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那画芯用纸本身,一定也有不同一般的地方。我记得古书上曾记载,古人造纸时,常会先调制一种“纸药”,加入纸浆之中,可以防虫防霉,只是这些东西现在早就失传了。甚至于整辐卷轴,也有可能会有更多的让人想像不到的东西在里面。
我看着那四颗珠子,心里涌起了一个念头。如果是这四颗珠子所产生的某种电场效应在这卷轴的保护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话,那它们绝不会是普通的碧玺。我是不是应该让猫眼去帮我鉴定一下呢?他那里各种仪器齐备,相信一定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于是我就端详着那珠子嵌入进去的轴头,看看是否可以用损害最小的方式把这些珠子取下来。只见这四颗珠子与木材的结合十分紧密,看不出有什么上胶的地方,倒好象是这木材本身是长了这四颗珠子一般。这轴头的材质是紫檀木,木质坚硬,如何让这四颗珠子嵌入后不施以任何胶粘剂而又紧紧地与木材浑为一体呢?要是铁轴,先加热膨胀,放入珠子,然后再冷却收缩;或是先干脆注个模子,把金属溶液烧入后再脱模,倒也能达成这般效果。但这木质的轴头,又怎么能做到呢?
我无奈地抚摸着一颗碧玺,脑子里转过了千般念头,但没有一个是能够帮上忙的。突然,我觉得手指上有阵刺痛感。低头一看,手指头上竟然冒出了血珠,滴在了那碧玺之上。再看我抚摸的那颗珠子,大概是刚才被西腊多次摔在地上的缘故吧,珠面上竟然有了裂隙。而我的手指,刚巧碰到了那裂隙的尖锐部分,刺出血来了。唉,都说碧玺玉质脆,易碎,果真如此呀。这下子倒好,倒坚定了我要把珠子取下来去鉴定的决心了,反正裂了嘛。
我从桌上的纸巾盒中抽出一张纸巾,准备把那珠子上的血滴拭去。就在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
喜欢展昭同人之蚕丝笺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