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他父亲是您的学生!”【8】
————————————————————————————————————————
见有人找我,胡校长说:
“会先开到这儿,咱们休息十五分钟。”
几位主任都出去了,我想带滕达回培训处说话。
胡校长说:“就在这里说吧!这屋有空调,凉快!”
让滕达坐下,胡校长看了看他,问:“你叫什么名字?”
“滕达。”
“你父亲叫什么?”
“滕向阳。”
胡校长对我说:
“我认识这孩子!他父亲是我的同学,小学、初中都在一个班。”
我将滕达的情况向胡校长做了介绍,听说滕向阳已去世,胡校长甚为惋惜。
我问滕达:“这回怎么样?又出了问题吗?”
滕达说:“其实这回挺顺的。那王伯伯是厂里的人事科长,说话挺管事的。办手续时人家要毕业证,我没有。人家说没毕业证,让学校开个证明也行。”
胡校长问:“你原来在哪上学,毕业证呢?”
“我在广宁路中学,没毕业。初三只上了一学期,我就不上了。”
“为什么?”
“我学习不好,又淘气,老师看不上我,总挤兑我。”
我不由得一番感慨:
有的教师为了升学率,便找出种种理由挤兑成绩太差的学生退学,至使一些孩子流失到社会上,有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早已不是新鲜事。
然而,这却也不能单单埋怨教师。学校考核教师也是看升学率。又不能仅仅埋怨学校,因为学生家长、上边各级领导以至于全社会,在评价一个学校时,往往也会将目光停留在升学率上。
学校不注重升学率行吗?不行。升高中、考大学看什么?看的就是分数。只要有这个指挥棒在头顶上高悬着,其他都是空谈。取消这个高考指挥棒行吗?也不行。在当前这种社会风气下,不凭分数录取,还能凭什么?这几乎已形成了一个怪圈,谁也无法摆脱。
高喊的素质教育只能是个口号,实际上干的却是应试教育的工作,这真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悲哀!
胡校长说:“广宁路中学的校长我认识,我先打一个电话。要不行,我带他去一趟。”我没让胡校长去。
广宁路中学离我校很近。
人家校长挺好说话,到了教务处一位办事员那里卡了壳。这位女老师脸一沉:
“这个证明开不了!”
校长问:“为什么?”
“他初三就退学了,怎么能开毕业证明呢?”
看她在校长面前说话的神态和语气,我真是一肚子气。
但没办法,人家并没错,滕达中途退学也是事实,我只能假装平静。
我说:“滕达确实在你们学校上过学,这个证明总可以开吧?”
一番交涉,由我措词,终于开了这样一张证明:
“滕达系我校学生。曾于某年至某年在我校初中就读。此证。”
滕达终于上了班。
滕达上班之后发第一个月工资,便与他妈来到我家。
买了一箱牛奶,还有水果。
他母亲还送我老伴一个她自己动手编织的小提包。所用材料是那种废弃的塑料打包带,各色间杂,十分精巧。
转眼就是一年。
有一天我与老伴从街心花园散步回来,路上,遇见了滕达的母亲。
她仍是蹬着那辆三轮车,头上裹着个三角头巾,依然是一副风尘扑扑的样子。
我老伴迎着她走过去,与她打招呼,她这才看见我们。
看上去,她外表并无太大的变化,但她那晒得黑红的脸上却洋溢着自信和满足,眼睛也有了神采。
问候过后,她不由自主夸起了他的儿子:
“滕达自打上了班,就像变了个人,终于懂事了。每月一发钱,全数都交给我。回到家就帮我做饭,帮我照顾他爷爷。”
我问:“这一年,他爷爷身体还好吧?”
“好着呢!看见孙子上了班,有了出息,老爷子别提多高兴了。体格倒比以前硬朗了。也别说,我们滕达那是真疼他爷爷,给爷爷洗脚,陪爷爷说话,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给他爷爷端过去。”
她说着话,脸上也一直笑着。
老伴看看她三轮上东西,问:“你还做着收废品生意吗?”
“是呢!滕达怕我累着,总说不让我干。我一想,还是干吧。能多挣点是点,将来儿子结婚,哪里不得用钱。您说是不?”
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分手。
初夏的傍晚,微风习习,
一大群鸽子在我们头顶上盘旋,
天边,彩霞满天。
————————————————————————————————————————
第六章到此结束。
春节快到了,我想休息一段时间。这期间我准备写些零星小文章。
春节过后,再续写《我和我的十二个学生》第七章。届时敬请光临指导。
再次拜谢诸位博友,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
喜欢我和我的十二个学生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