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谈心学

首页 >> 科幻小说 >> 读经典谈心学(章节目录)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shudai.cc/87733/

《易经》也是讲心学——试融合《易经》和《道德经》 一(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易经》是国学的群经之首,影响了各家各派,本文探讨的是《道德经》对《易经》的阐发,同时加以心学的理解。《道德经》的作者及成书时间一直有争议,个人倾向于《道德经》有多个作者,即开始有人作了一部分,之后经过多人补充,其成书时间始于春秋末年、结束于战国中期。《易经》与儒家尊崇的圣人周文王、周公有关,后来又经过孔子的编辑及注解,即是说,《易经》饱含儒家思想,因此,《道德经》对《易经》的阐发也在道家思想中糅合了一些儒家思想,加上《道德经》的富含机谋、针对时弊而有不少偏激之言,不可不细读。

乾第一坤第二

乾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一章

坤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二十五章

《道德经》总结两卦的章节为第四十章

“天”、“地”在《易经》和《道德经》中都是很重要的概念,在《易经》中是“乾”、“坤”,在《道德经》中是“无”、“有”,两者不能等同。

《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之认为不能说,而《易经》的“一阴一阳谓之道”之明确说,两者能不能结合起来呢?其实,在心学看来,“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应该是说“道”不能用及不能只用言语去说,不然就变做空谈,而应该效法“天地”(即《易经》所说的乾、坤)——效法道德意义上的天地的德性。同理,“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应该是名不是空谈的名,而是知行合一、与实相符的名。

《易经》认为“元气”是世界的本原,“元气”又分为“乾阳元气”和“坤阴元气”,前者是万物产生的原因,后者是万物发展的条件。《道德经》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又分为“无”和“有”,前者是世界的开端,后者是万物之根本。可见,“无”和“乾阳元气”、“有”和“坤阴元气”是相对应的,“乾道变化”是无形的,“坤厚载物”是有形的。

乾卦说“潜龙,勿用”,《道德经》上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和“有”的运动又是可以认识的,正如《易经》所说的“见龙在田”,规律(龙)显露于事物(田)。乾卦的“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比喻了万物的循环不息和复杂多变,《道德经》把它们看作“道”的“无”“有”两面相互作用,从而归纳为“玄之又玄,并说这是认识万物奥妙的门径。

“有物混成”,说的只是“道”的一面或者一个作用,只是一个勉强的比喻,因为道是无限的,不能说为“物”、“混”。它作为万物根本所以称“母”。“坤”的特点是柔顺,承接了“乾”的功能,所以坤卦告诫人们要坚守正道。

“坤”对“乾”的遵循,《道德经》这样解释:“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心学看来,《易经》是让人“效法天地”,不应该把天、地割裂开来。

什么是正道呢?《道德经》解释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易经》指出,人应该效法坤德成为心胸开阔、温顺有礼、品德方正的君子,《道德经》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王”(君子)才可以和“天”、“地”、“道”并列为四大。《道德经》这个说法不如《中庸》的“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之说准确、深刻。

《道德经》用“反者”——返本复初来解释“乾”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动;以“弱者”——处于柔弱地位来解释“坤”的作用,并说这是“道”的运用。《道德经》又认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然,有、无并不是两个事物,而是形容道的两种作用。

屯第三蒙第四

屯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六章

蒙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八、十九章

屯卦尝试去解释生命的起源——雷雨交加,生命产生于压抑者“雷”的水中。生命是阴阳二气交结的作用,《道德经》把这种作用称为“谷神”,作为玄妙的母体,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母体貌似是“虚”,其作用告诉我们,它是虚实统一的。

个人或人类社会本初都是蒙昧的,老师或圣人的职责就是启发蒙昧,这是蒙卦的寓意。启发是对蒙昧的否定。那么《道德经》为什么又说“绝圣弃知”、“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大道废,有仁义”等话呢?其实,这是针对将一套做一套、知行不一的时弊说的,读者联系春秋战国时的历史想想就明白了。在心学看来,圣人启发蒙昧,是让人发挥天性的善。

需第五讼笫六

需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五十九章

讼卦,《道德经》对应章节为第三十、三十一章

讼,是战争之意。讼卦是《易经》的第一个凶卦,同样,《道德及》是批判战争的。讼卦告诫人们要提高警惕才能中途吉利,《道德经》解释说,胜利是不得已的,胜利就可以了,不要武力逞强。讼卦告诫人们发动战争要慎重考虑,《道德经》补充说,战争是“不得已而用之”。在心学看来,修齐治平的慎重是一以贯之的。

需,是等待之意,等待是为了居于“飞龙在天”这个“九五”的最高位置,从而获得光明前途。《道德及》认为等待是为了蓄藏精力,

喜欢读经典谈心学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

状态提示:《易经》也是讲心学——试融合《易经》和《道德经》 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3)
返回顶部
站内强推 亮剑之给孔捷当警卫 元素 神庭玉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超人的赛亚人弟弟 总裁的心尖暖妻 斗破苍穹 星环使命 弃妇重生豪门:千金崛起 女校
经典收藏 蛇术士 斗罗:我为了比比东硬刚千道流 魏晋干饭人 生死帝尊 鹰视狼顾 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逆天太子爷 战神爹爹:团宠王妃三岁半 穿越到明朝当举人
最近更新 网游之末日黄昏 冥界之花冥冥 亚炎纪 你这该死的温柔 女神的无双高手 因为爱你而疼 梦回千转 煅魂:风流邪帝犯桃花 直播:女神家的哈士奇天秀 道白道兮泊月
读经典谈心学 柏木虚舟 - 读经典谈心学 全文阅读 - 读经典谈心学 txt下载 - 读经典谈心学 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