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逊《伤徐主簿》诗曰:“世上逸群士,人间彻总贤。毕池论赏诧,蒋迳笃周旋。”又曰:“一旦辞东序,千秋送北邙。客箫虽有乐,邻笛遂还伤。”又曰:“提琴就阮籍,载酒觅扬雄。直荷行罩水,斜柳细牵风。”七言尖头律。皇甫冉诗曰“闲看秋水心无染,高卧寒林手自栽。庐阜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残薄何时称献纳,临歧终日自迟回。”
又曰:“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溪云带雨来茅洞,山鹊将雏上药栏。仙砺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到杏坛。”
十七势
诗有学古今势一十七种,具列如后,第一,直把入作势,第二,都商量入作势;第三,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第四,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第五;直树三句,第四句入作势;第六,比兴入作势;第七,谜比势;第八,下句拂上句势;第九,感兴势;第十,含思落句势;第十一,相分明势;第十二,一句中分势;第十三,一句直比势;第十四,生杀回薄势;第十五,理入景势;第十六,景入理势;第十七,心期落句势。
第一,直把入作势。
直把入作势者,若赋得一物,或自登山临水,有闲情作,或送别,但以题目为定;依所题目,入头便直把是也。皆有此例。昌龄《寄戎荨肥入头便云:“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又《见谴至伊水》诗云:“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又《题上人房》诗云:“通经彼上人,无迹任勤若。”又《送别》诗云:“春江愁送君,蕙草生氛氲。”又《送别》诗云:“河口饯南客,进帆清江水。”又如高适诗云:“郑侯应栖遑,五十头尽白。”又如陆士衡诗云:“顾侯体明德,清风肃已迈。”
第二,都商量入作势。
都商量入作势者,每咏一物,或赋赠答寄人,皆以入头两句平商量其道理,第三第四第五句入作是也。皆有其例。昌龄《上同州使君伯》诗言:“大贤奈孤立,有时起经纶。伯父自天禀,元功载生人。”(是第三句入作。)又《上侍御七兄》诗云:“天人俟明略,益、稷分尧心。利器必先举,非贤安可任。吾兄执严宪,时佐能钩深。”(此是第五句入作势也。)
第三,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
直树一句者,题目外直树一句景物当时者,第二句始言题目意是也。昌龄《登城怀古》诗入头便云:“林薮寒苍茫,登城遂怀古。”又《客舍秋霖呈席姨夫》诗云:“黄叶乱秋雨,空齐愁暮心。”又:“孤烟曳长林,春水聊一望。”又《送鄢贲观省江东》诗云:“枫桥沿海岸,客帆归富春。”又《宴南亭》诗云:“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高洁。”(此是直树一句,第二句入作势。)
第四,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
直树两句,第三句入作势者,亦题目外直树两句景物,第三句始入作题目意是也。昌龄《留别》诗云:“桑林映陂水,雨过宛城西。留醉楚山别,阴云暮凄凄。”(此是第三句入作势也。)
第五,直树三句,第四句入作势。
直树三句,第四句入作势者,亦有题目外直树景物三句,然后即入其意;亦有第四第五句直树景物后入其意,然巩烂不佳也。昌龄《代扶风主人答》云:“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此是第四句入作势。)又《旅次汽枪韩七别业》诗云:“春烟桑柘林,落日隐荒墅。泱漭平原夕,清吟久延伫。故人家于兹,招我渔樵所。”(此是第五句入作势。)
第六,比兴入作势。
比兴入作势者,遇物如本立文之意,便直树两三句物,然后以本意入作比兴是也。昌龄《赠李侍御》诗云:“青冥孤云去,终当暮归山。志士杖苦节,何时见龙颜。”又云:“眇默客子魂,倏铄川上晖。还云惨知暮,九月仍未归。”又:“迁客又相送,风悲蝉更号。”又崔曙诗云:“夜台一闭无时尽,逝水东流何处还。”又鲍照诗云:“鹿鸣思深草,蝉鸣隐高枝。心自有所疑,傍人那得知。”
第七,谜比势。
谜比势者,言今词人不悟有作者意,依古势有例。昌龄《送李邕之秦》诗云:“别怨秦、楚深,江中秋云起。(言别怨与秦、楚之深远也。别怨起自楚地,既别之后,巩长不见,或偶然而会。以此不定,如云起上腾于青冥,从风飘荡,不可复归其起处,或偶然而归尔。)天长梦无隔,月映在寒水。”(虽天长,其梦不隔,夜中梦见,疑由相会。有如别,忽觉,乃各一方,互不相见。如月影在水,至曙,水月亦了不见矣。)
第八,下句拂上句势。
下句拂上句势者,上句说意不快,以下句势拂之,令意通。古诗云:“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昌龄诗云“微雨随云收,望桶山去。”又云:“海鹤时独飞,永然沧洲意。”
第九,感兴势。
感兴势者,人心至感,必有应说,物色万象,爽然有如感会。亦有其例。如常建诗云:“泠泠七弦遍,万木澄幽音。能使江月白,又令江水深。”又王维《哭殷四》诗云:“泱漭寒郊外,萧条闻哭声。愁云为苍茫,飞鸟不能鸣。”
第十,含思落句势。
含思落句势者,每至落句,常须含思,不得令语尽
喜欢唐朝新定诗格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