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村地处华夏国东北边陲,山清水秀、地杰人灵,黑土地上养育了一大批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间或上山打猎采药,或下河捕鱼,虽然生活并不富足,却也怡然自乐。
华夏历1983年,盛夏七月。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一轮烈日就像一个大火球,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阵西南风刮来,从地上卷起一股股热浪,火烧火燎地使人感到窒息。远处的山上依然青翠,但总给人一种雾气蒸笼的感觉。
“哈、哈、哈……”闻声而去,一群孩童正在清水河边嬉戏,有的在岸上爬树掏鸟窝,有的在河边打水仗,还有的在河里捉鱼……他们都是清水河南岸清水村里的孩子,吃完午饭到河边来玩耍。四五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只穿着裤头,正光着脚丫踩在水里,有两个孩子趁其他孩子不注意,互相递了一个调皮的眼神,悄悄蹲下。忽然,一阵“雨”就下了下来,将另外三个孩子淋成了“落汤鸡”。于是,一场水上“战争”就打响了,你泼我,我泼你,玩的兴高采烈!
清水河水清澈见底,水中的游鱼虽然不大,但却十分鲜美。在这群孩子上游不远处,正有一个身高一米五左右的黑瘦的小子在结网捕鱼。李志平在家中排行老二,今年小学刚毕业,趁着暑假期间跑出来玩,再捞点野味。小鱼炸酱可以说是李志平的最爱。妈妈把鱼用油炸好,再放入家中自制的豆瓣酱,加入葱花等作料,既鲜又香,再配上新出锅的玉米面饼子,就是一顿美味佳肴。
河里的小鱼不停游动,想捞上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李志平专门找了一块旧纱网,用刀削了两根木棒,将纱网两端固定在木棒上,做了一个捞网。这个纱网可以说是为李志平立了汗马功劳。每次下河,只用一个小时就可以捞到一斤多鱼,基本上就够家人吃一顿了。今天可能是天气太热的原因,李志平已经下河有半个多小时了,却只收获了寥寥几条小鱼,心中不由得有些焦急。
正在这时,李志平发现前面游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足有三四两重。李志平急忙屏住呼吸,提起捞网慢慢靠近,准备将这条鲫鱼一网成擒。鲫鱼似乎也发现了危险,突然一摆鱼尾,调头就要逃走。李志平紧赶两步,将捞网沉入水中,向这条鲫鱼捞去。
忽然,李志平感到脚下一痛,立足不稳,差点摔倒,那条鲫鱼转眼间就游出了视线之外。低头一看,脚下渗出一缕血丝,随着水波飘摇而上。李志平家庭并不富裕,捞鱼时都是光脚下河。捞了几年鱼,从来没有硌坏过脚。今天,鱼未捞到,脚却被硌坏了,这让他十分懊恼。他弯下腰下,在脚底摸了几下,找到了那块石头,顺手就要扔出去,好发泄一下心中的怨气。
“咦!”李志平感觉这块石头比一般的石头都要轻一些,还向手中传来一股热气。连忙将手收了回来,把这块刚要扔掉的石头拿到眼前。只见这块石头像小孩巴掌大小,呈土黄色,扁扁的,呈八角形,有点像是道家用的八卦,只是上面没有图案。既不像石头,又不像木头,感觉怪怪的,拿在手中感觉很舒服,让人不觉精神一振,感觉天气也不是那么炎热了。
李志平也不知道这个是什么东西,反正今天也没有捞到鱼,就拿这块石头作为安慰奖吧。回家再给它钻个眼,挂到身上当个佩件也不错。想到就做。李志平先把脚上的伤口用清水洗了一下,收拾了一下捞网,向家中一拐一拐地走了回去。
走了二十多分钟,李志平终于回到家中。李志平家是三间草房,已经有些年头了。父母住在东面一间,中间是厨房,兄弟三人住在西面一间。哥哥李志军比李志平大四岁,今年读高一,在县高级中学寄宿,这几天期末考试,还没有回来。弟弟李志远比李志平小三岁,开学上小学四年级,前天和妈妈陈玉琴回姥姥家玩去了,还得待两天才能回来。家中养着两头黄牛,爸爸李大柱出去放牛去了。
回到家后,李志平先把捞网挂到木栅栏上,捞到的几条小鱼也顾不上收拾,就兴冲冲地跑回屋里。在屋角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锤子、钳子、螺丝刀、凿子等工具,是爸爸平时修理家具用的。李志平先找了一个螺丝钉,用螺丝刀顶到这块石头上,就开始使劲地钻了起来。钻了半天,出了一身大汗,石头上却连一个白点也没有出现。气得李志平拿出锤子,又找了个大钉子,对着这块石头就砸了下去。连砸几锤,钉子弯了,石头还是纹丝不动。接下来,李志平又试了用火烧,用斧砍等好几种办法,仍是对这块石头无可奈何。
折腾了几个小时,没有一丁点的成果。眼看着天也黑了,李志平把石头往炕头一扔,到厨房把中午剩下的玉米饼子和菜放到锅里热了一下,和放牛回来的爸爸一起吃了晚饭。
农村的夜晚没有什么娱乐活动。为了节省电费,父子俩就早早地回屋躺下了。李志平躺在炕上,拿着这块捡来的石头,翻来覆去的就是睡不着。说它是石头把,它还比石头轻。要是一般的石头,就算钻不出眼来,用锤子怎么也能给砸碎了。说它是木头吧,用钻钻不动,用火还点不着。可是怎么看它也不是一块金属。这让李志平百思不得其解。
不知不觉中,月上中天。李志平迷迷糊糊地睡了过去。窗外月光如缕,顺着窗棂照了进来,落在了李志平手中的石头上。这块石头一闪一闪的,仿佛在
喜欢官道玄黄请大家收藏:(m.shudai.cc),书呆网更新速度最快。